树立忧患意识 加强党风建设
打印

   陈云同志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对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有一系列精辟论述。特别是“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既表现了陈云同志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也唤起了全党对党风问题的高度警觉,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乃至整个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党风是党的组织及其成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纪律、生活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行为和风格的总称,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内容。1980年11月,陈云同志在中央纪委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关于党的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上严肃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这一论断精辟阐明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陈云同志的这一论断,使我们对党风建设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党风建设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党风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早在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陈云同志就说过:“我们对执政以后党内的状况是不能盲目乐观的。”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陈云同志又告诫全党,“党在全国执政前和执政后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从中央到基层政权,从企事业单位到生产队的领导权,都掌握在党员手里了,党员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如果不加制止,或制止不力,就会败坏党的风气,使党丧失民心。”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三大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风建设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一致性,同时又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本质内容,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重温陈云同志关于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论述,要深刻认识到,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要牢固树立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把党风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加强党风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考验。陈云同志指出:“每个党员必须对于民族、对于革命、对于本阶级、对于党,表示无限的忠诚,把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革命的、本阶级的和党的利益。”“群众常常根据我们党员的行动来测量我们的党,所以党员无论在何时何地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给非党群众一种好的影响,使他们更加信仰我党,更加敬重我党。”“在工作中,不仅要依靠组织,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群众。”这些论述既深刻阐释了群众路线问题,也指出了群众工作的方法。人民群众认识党、拥护党,不仅要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否符合和代表他们的利益,而且要看党是否有好的作风,看执政党的成员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温陈云同志党风建设思想,要牢牢抓住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党风建设的一切问题和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解决和开展,党风建设的一切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制定和落实,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

   加强党风建设是发展党的执政成果的重要保障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执政成果的集中反映。陈云同志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这既蕴涵了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又揭示了党风建设与发展党的执政成果的必然联系。落实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目标、措施,需要一支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来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用良好的党风来感召和凝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良好环境,需要有好的党风来创造和形成。认识新形势下的党风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加强党风建设对发展党的执政成果的重要保证作用,把党风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加强党风建设是贯彻党的执政方略的客观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新的形势确定的执政方略。陈云同志指出:“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党与社会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如果不同时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必须看到,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党内滋生的腐败现象,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和各种矛盾凸显的时期,要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不断加强党风建设,以党风带政风、带民风,用党风作引导、作示范,切实解决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学习陈云同志党风建设思想,理解“生死存亡”的深刻含义,既要准确把握党风现状,又要清醒认识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充分看到,目前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为人民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如果对党风问题不加以注意,就会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深刻理解陈云同志“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关键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加强党风建设的具体行动,以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报道网)


上一条: 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下一条: 勤奋学习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