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打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用监控机制”。这是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出现“廉政文化”的表述。2010年,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充分说明我们党从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并把文化教育同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拒腐防变教育的长效机制。本文试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一探讨,提出一些肤浅的观点以供商榷。

一、廉政文化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或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一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对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将产生根本的、长期的、广泛的影响。廉政文化如此,腐败文化亦然。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尚廉氛围,显得尤为紧迫。廉政文化简而言之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文化从阶级社会的产生就出现,并不断的发展变化,不同的时代廉政文化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新时期廉政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廉政文化具有先进性、传承性、群众性、广泛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特征,具有教育、凝聚、导向、监督作用。

二、当前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教育被放在了突出的显要位置。反腐倡廉建设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乘势发展,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已经摆上了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经验,但与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建设要求相比,存在着不少与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

1、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的程度不够。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弱化,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总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见效快,看得见摸得着,易出政绩;而廉政文化建设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的软任务,具有长期性,难见直接效益,因而缺乏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力支持,重视的程度不够。虽然2010年中央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但有些地区、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纪检监察机关单打独斗现象,联动机制作用发挥不畅,文化部门还没有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另外廉政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2、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够。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犯罪蔓延的势头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止,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仍很突出的现实。加之一些新闻媒体充斥爱恨情仇、广告选秀,只顾眼前的庸俗文化观,以低俗为荣、娱乐为上,排斥思想、拒绝高尚,崇尚投机、亵渎诚信,以市场运作替代文化创作,急功近利,背弃文化责任,这些消极腐败文化直接与廉政文化倡导的内容形成冲突,使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发挥不够。相对于其他影视、文学作品,廉政文化产品显得太少,廉政文化的声音还很弱,尤其是群众易学、易记、易传,富有感染力、渗透力的廉政歌曲、民谚、民谣、警句、对联、顺口溜等创作显得乏力。

3、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够。由于社会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影响,与种种腐朽文化交织在一起,给廉政文化建设带来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少地方的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工作方法局限于老一套,思想政治工作仍然以开大会、读报纸、念文件为主要形式,办些板报、刷些标语、做些廉政广告牌,建廉政教育室、廉政文化路、墙、街、院,举办廉政文化活动等形式,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富有趣味性、互动性,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并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提高的廉政文化建设方式方法不多。

4、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目前,各地在廉政文化建设上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来说,主要是“推动型”,基层单位和部门廉政文化建设主动性不够,陷入“推一下,才动一下”的被动局面。从实践中看,其表达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往往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外加标语和口号,再就是把廉政文化教育搬上荧屏,不少农村和社区仅仅通过悬挂廉政标语,演几场廉政戏和电影,很难在广大农村和社区营造一种廉洁氛围,同时,在廉政文化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廉政教育内容老化,理论和实际脱节等问题。如有的选择了古人名言警句作为廉政格言来宣传,可是群众却看不懂,不能理解其中精髓。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性,使基层廉政文化同地方传统、民族风情,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割裂开来,使其缺少亲和力、吸引里、感染力。

三、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些思考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要确保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从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规律和办法入手,研究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给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尚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治本之策。它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廉政文化有助于使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和宣传文化部门要从反腐倡廉建设全局的高度,增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方针,服务大局、统筹协调,以人为本、注重教育,突出重点、面向社会,继承创新、与时俱进,重在建设、务求实效。要进一步明确廉政文化建设旨在廉政,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优化廉政环境,促进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明确廉政文化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牢牢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深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要加强领导,进一步把廉政文化建设引向深入。进一步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是保证廉政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领导,着力推进。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宣传、文化、广电、党校、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机制,聚集正能量,形成全党全社会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

三、要深化研究,进一步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的思考,工作方向就会出现偏差。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深入研究廉政文化,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廉政思想,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廉政文化课题的研究,积极吸纳大专院校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理论研究队伍中来,广泛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理论研讨活动,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认知面和影响面,切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水平。同时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要积极借鉴和大力宣传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提炼、挖掘关于廉政勤政、诚实守信等廉政理念,使党员干部重民生而知根本、畏法度而能法律、明廉耻而守气节、崇节俭而重情操、知恩惠而思报国,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又要借鉴和吸收国外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根据时代要求、国情和反腐倡廉形势、任务,大力倡导公平、公正、公开诚信和民主、法治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概念,形成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政文化。

四、要把握重点,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的导向性。导向性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方向。导向性既是廉政文化的核心内容,又是其独特的标识。在坚持廉政文件建设的导向性问题上,一定要突出“三个引导”:一是突出示范引导。倡导“以廉立身、以勤创业”的从政理念,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报刊中畅谈廉政文化,结合实际撰写廉政理论文章,行动上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二是突出舆论引导。在报纸、电台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开辟反腐倡廉专栏,在电视台多播放一些集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电视剧,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突出制度引导。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四是物资支持引导。廉政文化建设需要进行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投入。廉政文化建设也要讲成本,需要舆论投入、产品投入、活动投入、设施投入等,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廉政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向基层单位做出表率。

五、要大力开展“六进”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意见》指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廉政文化建设,只有面向全党全社会,走进千家万户,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六进”牵头单位职能作用,以廉政文化“六进”为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结合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唱廉政歌曲、制作廉政桌牌和建廉政教育室、墙、楼道等,使机关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教育干部廉洁从政;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与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将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纳入示范单位指标体系之中,让廉政文化进社区。如建立廉政广告一条街、设立廉政宣传栏、建立廉政图书室和举办社区廉政文艺演出等活动;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青少年廉洁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向中小学校定期寄送廉政宣传教育资料,组织学生参观廉政教育图片展和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廉政演讲比赛、廉政书画展等。将廉政教育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把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送文化下乡活动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使廉政文化进入农村日常生活。开展“三下乡”、纳凉晚会、廉政文艺演出等活动,发挥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公益性文化实体的作用,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支持鼓励民间艺人创作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等,开展富有农村特色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以“廉洁诚信、依法经营”为主题,把廉政文化建设带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结合文明家庭创建,积极开展家庭助廉教育。举办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家属培训班,向干部家属发出廉政信函,召开座谈会、节假日进行廉政提醒等形式,加强与干部家属的沟通和交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延伸到家庭,弘扬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优秀文化传统。


上一条: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及思考
下一条:当前“四风”问题在基层的表现、危害及对策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