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权力运行 推进源头治腐
打印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必须按照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的精神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着力构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加强监督制约,保证公共权力的规范运作。权力具有支配力和强制力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在权力运行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监督。要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对公共决策、行政执法、程序建设等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努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一是制约有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十六字方针,健全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防止权力滥用。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财会集中核算、“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联审会签等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资金滥用。积极推行票决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离任审计等用人制度,逐步形成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防范用人腐败。二是公开透明。不断扩大和保证人民群众对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权力时时处处处在严格的监督制约之下,打造“透明政府”,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三是监督有力。坚持把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组织监督、职能部门监督、社会监督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型、交叉型监督网络,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舆论的多种手段,逐步形成防止权力滥用的监督机制。

   增强法治意识,优化公共权力的运行环境。预防和治理腐败,除了要靠好的制度和规定去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还要靠自觉,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正确认识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提高党员干部反对和抵御腐败的自觉性,最直接最根本的是靠学习和教育,强化思想防范。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突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坚定各级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同时,应加大在全社会普法的力度,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营造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道德环境和社会氛围。
  

文章来源: (中国廉政网)


上一条: 正确把握各种关系 着力提高反腐倡廉水平
下一条: 切实履行职能 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