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汲取治国之道
记者: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而今,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
“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著名学者金开诚委员指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文化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意指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取得平衡。要达到“和”,就要协调各种利益,综合不同意见,化解复杂矛盾。
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社会学家邓伟志委员说:“和谐社会理念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也彰显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在矛盾对立中求得和谐。法学家出身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认为,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和对立,而是在矛盾和对立中寻求合作与共识、谋求共同发展,能够容纳并解决利益冲突,以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首要是富民
记者: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新的一年,中国人民的最大愿望又是什么呢?据江苏省南京市所做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群众对生活富裕的要求仍然排在第一位。
富民优先是“和谐之基”。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代表说,构建和谐社会,强大的物质基础是第一位的。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更多的还是要围绕富民,怎么使老百姓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来做好我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工作。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不协调、不稳定、不公平,最终要通过物质基础的加强,逐步得以平衡、协调、实现。
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代表说,在推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于宁夏而言,发展相对缓慢是最大的区情,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抓住加快发展这个主线,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和要害。只要把经济搞上去,绝大多数人过上富裕生活,和谐社会才有物质基础,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才有保障。因此,要从实施工业强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城市化水平、加快县域和非公经济发展、推进改革等几方面着手,促进宁夏经济加快发展。
使所有人共享小康。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代表说:“四川是农业大省,全省有6000多万农民。要让更多劳务输出人员受到培训,赚更多的钱。”去年四川投入1亿多元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劳务总收入达576亿元,同比增加102亿元;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劳务收入3866元,同比增加406元。他说:“让农民得到实惠,使所有人共同携手共享小康生活,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缩小贫富、城乡、地区差距
记者:1985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仅为1.8∶1,而到2003年已为3.23∶1;高低收入差距更是从改革初期的4.5∶1扩大到12.66∶1;东、中、西部地区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努力缩小贫富、城乡、地区三大差距,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瞿世镜委员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协调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今后应通过加大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比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拓宽奢侈消费税基,以累进税率调低过高收入,以耕地占用税补偿失地农民,开征遗产税和社会保障税来缩小分配差距。为此,萧灼基委员准备了两份提案,一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二是向高消费者征收特别消费税,希望以此缩小贫富差距。
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代表说,重庆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我们要切实统筹城乡发展,适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工业技术水平较高、社会事业较发达、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优势,积极为广大农村提供优质廉价的生产资料,扶持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共繁荣。
不要遗忘边缘角落。王维忠代表曾到被称为吉林“大西北”的洮南北部半山区考察。那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已连续8年因旱绝收。他说,当前党和政府对农民和困难职工逐年加大帮扶力度,许多困难群体的生活处境得到了改善,但同时也不能忘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让和谐社会的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
●政府转型是关键
记者: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究竟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政府掌握着公共治理资源,政府的公共政策、政策安排、制度安排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因而,政府转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吉林省省长王珉代表说得好:政府就是为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打造“和谐政府”。浙江一些代表说“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政府’。‘和谐政府’就是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一切创造和谐力量充分涌动的政府。”在温州,政府已经开始确立“无为”求“有为”的理念,目的就是为给每个人、每个单位都创造公平的起步和竞争机会。政府虽不参与企业经营,可对于达到相关标准的企业,都给予技改方面支持。政府把发展权交出,把路标设好,这就是“无为”中的“有为”。
建立健全社会运行机制。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代表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发挥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在实践中突出四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一是正确引导发展的激励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三是强有力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机制;四是有效地疏导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
夯实“和谐社区”平台。武汉市市长李宪生代表说,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础。社区和谐了,城市就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今后武汉市将继续通过打造“和谐社区”,着力夯实和谐社会基础:一是积极探索社区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二是完善“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工作机制,夯实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三是推进社区建设向农村延伸,夯实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相关链接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首次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