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督员的监督和帮助下,我们都享受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村里各种补贴跑冒滴漏、优亲厚友的现象基本没有了。”近日,刚拿到农机购置补贴的梧州市蒙山县新圩镇坝头村村民高兴地说。
村民口中的监督员,是坝头村廉洁工作站的特约监督员黄荣森。5年前,村里大榕树旁刚挂起廉洁工作站牌子,黄荣森等6名特约监督员就受邀列席村“两委”会议。
这5年,特约监督员为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坝头村5组的五保老人陈老伯对此有切身体会。当时,在村“两委”召开的一次冬令救济物资发放评议会上,列席会议的黄荣森和另一位特约监督员敏锐地发现,符合发放条件的陈老伯却不在评议名单上,于是提出异议。随即,大家到陈老伯家核查,看到精神有点问题的老人正抱着半床棉被在门前瑟瑟发抖。见此情景,相关村干部当即为自己工作疏忽大意作出检讨。
“以前,村里发放物资经常有人抱怨没拿到或拿得少,有人还因为补贴问题投诉村委会。现在有了村务监督‘物廉网’,监督员根据发放名册核查物资是否精准发放,补贴是否如实到位,村民们投诉少了,干群关系也更和谐了。”新圩镇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得益于当地纪委监委创建的“一站两网”基层廉洁监督模式。“一站”指村级廉洁工作站,“两网”指资金项目监督“物廉网”和党员干部监督“互廉网”。“物廉网”以惠民政策落实轨迹为线编制,紧盯物开展精准监督,“互廉网”紧盯人员开展互相监督,推动监督下沉落地。
“特约监督员帮助镇纪委发现不少问题线索。”新圩镇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特约监督员作为监督力量的下沉延伸,能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熟悉村情的优势,及时发现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温某为什么没有受到党纪处分呢?”此前,坝头村廉洁工作站特约监督员受邀参加县国土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时发现,坝头村十二组党员温某的名字,出现在会议发放的一份违规建房名单上。
镇纪委根据特约监督员的反映,调查发现县国土部门当时没有掌握温某的党员身份,因而就没有将处罚决定通报镇纪委。随后,温某因违规占用村集体土地建房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的创新实践之一,“一站两网”基层廉洁监督模式已在该市各区县全面推广。“我们还对‘一站两网’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改造,通过建立智能化监督云平台,列出惠民政策、‘三资’管理、工程项目、村务公开、综合服务等五大类30项涉农小微权力清单。通过前台公示、后台比对、数据挖掘等方式,对基层微腐败进行实时监督,有效解决了惠民政策群众知晓难、资金主管部门监管难、民生投入效果跟踪难等问题。”蒙山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