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以德 教之以俭
打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我修养的境界追求,其中在“齐家”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经验智慧。追寻这些潜移默化中一直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勤俭节约、反对贪奢。尤其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倡导勤俭节约,不贪图安逸享受,在日常行为上,培育勇于吃苦,清白清廉之品德。

《隋书》记载,唐代名相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教育儿子说:“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彦谦将所得俸禄几乎全都拿来接济亲友,家里一直没有多余的钱财,生活虽俭朴,但却安贫乐道。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和淳朴家风,塑造成就了房玄龄,使他成为一代贤相。

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看到当时的社会风俗日益奢侈腐化,人们贪求享受,互相攀比,对年轻人的危害很大。他便意识到,有的人为子孙后代想方设法积累田产财货,自以为能够供他们好几辈子用。但却忽视了用道德和礼法治理家庭,使辛苦积攒的家业在很短时间内被挥霍殆尽。正所谓“德隳于惰,名立于劳。宴安之娱,穷乎一昼。”可见,守好勤俭节约的好家风才是留给子女最好的财富。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名的人物。他的九个子女后来都很优秀,世人称赞“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与他严格的家风熏陶和教育分不开。他曾在给长女梁思顺的家信中写道:“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此乃最足以自豪者,使汝等常长育于寒士之家庭,即授汝等以自立之道也。”还要求她将书信读给诸弟妹,实际上也是无形中要求她起到带头作用。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和传统美德。特别是对子女爱之以德、教之以俭、守之以严,不能姑息袒护,更不能利用手中权力处心积虑为其谋取利益,否则到头来只能毁了自己,害了家庭,败坏了社会风气。


上一条: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
下一条: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