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无为混日子,平平安安坐位子”也许是一些所谓“明哲保身”者的处世之道,也是当今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然而这种庸碌无为的“平庸病”却被汉中市国税局作为“另类腐败”来治理。日前,汉中市国税系统一个县的副局长因工作表现平庸被免去职务,这已是汉中市国税系统第五位因工作表现平庸被免职的科级干部。同时,全系统一次精简科级领导职数达105人。
对这种“另类腐败”,一些人早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认识不到它的危害性,工作中得过且过,穷于应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甘于平庸。没有认识到这种“平庸”是导致工作能力低下、工作效率不高、无法实现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与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平庸的危害虽然不像贪污受贿、违法乱纪那样具有直接的社会危害性,但如果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平庸病”流行,必然管理不善,人心涣散,就谈不上实现发展。平庸不治,任其蔓延,必然造成管理失效,导致执政能力丧失,同样会危及国家稳定。
“平庸病”的产生,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无事可干。一些单位管理不到位,人浮于事,人员分工不尽合理,干的干,看的看,个别人上班聊天、炒股、上网、玩游戏,无所事事。二是不想干事。干事的赶不上捣乱的,机关存在的一些“潜规则”,让一些人四平八稳混日子。还有一些有能力想干事的人,认为不被重用,也得过且过。三是干不成事。一些人沉溺于吃喝玩乐之中,沉溺于跑关系、拉圈子、找靠山,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能力素质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具备职位所需的能力素质,只好“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吃吃喝喝钻空子"。
当然,十个手指头伸出不会一样齐,不能要求每一个人,把一切工作做的都完美,都是优秀者,但要分清是环境导致平庸,还是自甘平庸。
实践证明,平庸不治,事业难兴。当前,既要坚决反腐,又要着力治庸。通过加强管理,创新机制,让平庸者浮出水面,让那些“南郭先生”无法再混日子,贻误事业,从而营造出一种让人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和谐氛围。
文章来源:(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