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节俭意识 坚持艰苦奋斗
打印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当前一项重大任务。要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必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具备了节俭的美德,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道路多么曲折,都会顽强生存,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走向强盛;反之,奢侈腐化、铺张浪费、坐吃山空,就会日见销蚀,一步步走向衰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意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爱好、个人习惯,它还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俭节约、不畏艰苦著称,历来讲求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情。我们党不懈奋斗和国家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靠艰苦奋斗成长壮大、成就伟业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被淡忘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有所滋长,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存在,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发展观,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人甚至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以为然,认为不合时宜,等等。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现在的物质条件虽然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资源占有量还都很低,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亟待改善。我们的发展还受到资源、能源、环境等多方面制约,单位GDP资源消耗量过大,能源生产紧张,等等,国情、社情、民情都清楚地向我们表明,能不能增强节俭意识,始终保持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对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的必然要求。

   还应该看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仅是克服物质、资源匮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困难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精神匮乏的有力武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本质上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享受,而是要大力倡导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状态。尤其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增强节俭意识,始终保持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领导干部中是勤俭节约之风盛行,还是奢侈浪费泛滥,对社会风气会产生重要影响。各级党政机关、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 “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遵守勤俭节约的有关制度规定,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勤俭节约的原则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执政兴国的政治品德,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会带动崇尚节俭、艰苦奋斗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我们就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到达胜利的彼岸。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


上一条: 廉洁是一种能力
下一条: 清廉有益健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