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对话促和谐
打印



   据报道,江西省会昌县在全县243个行政村推行干群对话会制度。对话会由乡镇领导主持,党委组织委员,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参加,每两月举行一次,村民对村里重大决策和新农村建设的任何疑问、建议以及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都可拿到会上说。

   干群之间需要建立对话制度。干部与群众处在两个不同的层次,受视角、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问题上常常会有不同的看法,会有不同的思路,乃至产生矛盾,实行对话便是消除这些矛盾的有效办法。

   对话不只是简单地沟通,更大的优势在于,干部与群众在平等的位置上,没有高低贵贱,气氛和谐,让群众实实在在地当“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我国农村目前已基本实现了民主管理,可一些地方由于工作方法的老化,村民向上反映对干部工作的建议与意见渠道仍不够畅通。无疑,像会昌县那样推行干群对话会制度,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有了对话,有了现场交流与协商,增加了群众说话的分量,就会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使干部工作更贴近群众。

  对话更是化解矛盾的好方法。有话当面讲,意见当面提,提高认识,达成统一,群众就不再与干部较着劲,真正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部也会因对话得到群众更多的信任与支持,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一路绿灯。

   社会的和谐需要干群关系的融洽。对话是干群关系的“粘合剂”,凡事经过协商,双方心平气和,再难的事也容易解决。这种对话对推进农村民主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都大有裨益。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


上一条: 当官员的权力遇上“金钱”和“美女”……
下一条: 欲善终当慎始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