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吃亏”精神
打印


   在8月2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十七大代表风采录”栏目里,报道了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的先进事迹。他当村支书近二十年,从未报过一分钱的招待费,也没让村里买过一盒烟、一瓶酒,而多次用自己创业得来的资金无偿资助困难群众,并带领群众把一个昔日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年人均收入12000元的富裕村。他说:“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带头干事、带头致富、带头吃亏上;当干部,只有吃亏吃苦的义务,没有特殊的权利。”笔者不禁为李连成的“吃亏”精神叫好!

   大凡那些具有“吃亏”精神的干部往往都是深受群众拥护的好干部。从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到宋鱼水、吴天祥、郑九万、邓平寿……他们都是“不为自己为别人、不顾小家顾大家”而默默奉献、勇于献身的好干部。他们用“带头干事、带头吃苦、带头吃亏”,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塑造了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在人民的心中树起一座座丰碑。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在各种利益考验面前,能够不计个人得失、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一心为民,扎实苦干,甘当孺子牛,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干部要具备“吃亏”精神,说到底就是要做到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只有心中时刻念着群众、装着群众、惦着群众,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才会摆正自己的公仆位置、服务角色,荣辱不惊,淡泊名利,从而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践行好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文章来源: (中国廉政网)


上一条: 时代要求·人民愿望
下一条: 让腐败成为高风险的“赔本买卖”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