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湖南省长沙市已连续两年斥巨资改造背街小巷,兴建公共厕所。这些看似是“小事”的便民工程,不仅为市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也大大提升了该市的城市品位。当地政府重视关乎百姓衣食住行等身边小事的做法,受到了广大市民交口称赞。
眼下,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其出发点是为了实现群众的利益,但由于“思维惯性”和“好大喜功”的心理影响,在政策制定或具体操作中,重视容易出成绩的“大手笔”,而忽视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群众谓之“抓大放小”。
不可否认“抓大”的必要性,但一味将主要精力放在此处,仍与为群众谋利益有距离。因为城市建设的好坏,不光在于其是否光鲜夺目,也在于是否适合市民居住。以“高、大、洋、美”为特征的工程固然可观,但关系普通群众生产、生活的“小事”也很重要。而长沙市办的那些实事,看起来是零零碎碎的“小事”,但事事牵动人心,件件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的还是困难群众眼巴巴等着解决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很显然,抓好了这些“小事”,老百姓过日子就更顺心、舒心,社会就会更和谐。因此,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产生的影响往往不可小视。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必须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遗余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既注重“锦上添花”,又注重“雪中送炭”,让群众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样,群众的满意度肯定会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肯定会提升。由此看来,“小事”虽小,却连着“大事”、连着民心。
文章来源: (中国廉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