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的一次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上,市委书记针对个别干部工作平庸,还自我陶醉于“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的观点,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你占着岗位不作为,浪费了岗位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犯罪,还谈什么苦劳?这话说得实在,颇有见地。
领导干部岗位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稀有的社会资源,岗位越重要,这种资源就越稀少,就越弥足珍贵。应该说,我们的岗位资源占有者是幸运的,理应在人民给你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以回报人民、回报社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岗位资源占有者,对自己的工作平庸不以为然,更不感到内疚。工作搞不上去,不是从主观上查原因、找问题,而总是找客观理由为自己开脱,甚至以“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自我安慰。似乎不管工作成绩如何,反正我尽力了,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有个交待了。殊不知,“当着和尚却撞不好钟”不仅是失职失责,是对岗位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对人民给予的信任的亵渎,是一种无形的犯罪。
岗位资源浪费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岗位资源占有者或德行不够、才疏学浅,或作风漂浮、工作懒散。要治理浪费岗位资源现象,一方面,通过考核,落实好“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对德行不够或才疏学浅,没有实力和能力去有所作为的干部该调整的调整,该拿下的拿下,决不姑息迁就,让那些真正有作为的同志上来,更好地利用好岗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另一方面,教育我们的干部,始终保持岗位危机感,珍惜自己的岗位,不能有“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的想法,不思进取。我们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年代,岗位资源有限,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岗位和权力看成是莫大责任。如此时时鞭策自己,警醒自己,督促自己在岗位上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开拓创新。
文章来源: (中国廉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