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人的无错不成书
打印


   尽管孔子说年轻人要“谨而信”,即谨言慎行。但作为年轻人中的一员,我还是憋不住劲要大喝一声:“救救孩子。别让他们为错误百出的课本困惑、忧烦了!”因为在北京市某些小学采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同步阅读文库》(五年级下册)里,就孔子这句话的后半句“泛爱众,而亲仁”,译文竟写成了“博爱民众,新近有仁有德的人”。请大家睁大眼睛看清楚喽,这里是“新近”,而不是“亲近”!

   而在《给老师的礼物》一文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我家旁边有一个专门卖玩具的商店。那儿称东西多极了……”。我真想大喊一声,尊敬的编辑,请您告诉我,告诉所有的小学生及其老师和家长们,啥叫“称东西”。将“好东西”误为“称东西”,不要说十一二岁的孩子迷糊,即便是学有所成的大人不认真地过过脑子,也会好一阵“丈二和尚——摸不找头脑”!

   如果书中错误仅至于此也就罢了,但稍一翻阅问题就又出来了。再看《语论》二则,释文里写道“赐:子贡的名字。老理对学生一般都直呼其名。”如是云,“老理”对学生可直呼其名,“新理”见学生就要拱手作揖了?!好在没有将“子贡”写为“子员”,否则,平常如笔者之人,无论如何也很难判断出“老理”应为“老师”。而同一篇短文中的“思而不学则殆”,不怎么也成了“思而不学而殆”。惟恐自身浅薄记得不清,贻笑大方,赶快搬出乾隆版新装《论语》校对,果真又是一错!

   尽管如此错误百出,但在有关专家抑或是领导们的眼里,显然这些错误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因为在此之前有媒体报道说,已有人在幼儿园孩子的课本中编上了“红灯行”的“新新内容”。也许,惟其如此邪门地将“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改为“红灯行”,才多少有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奇绝新鲜。

   真不知这些教材要把我们的孩子们育成什么,引向何方?!真得救救他们了!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官场流行新“三陪”折射制度之失
下一条: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纪检监察干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