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暖忌“四重四轻”
打印


   临近春节,一些地方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不断升温,笔者接触不少领导和群众,他们推心置腹地讲:送温暖、献爱心确是暖人心、得人心的好事,但务必要忌“四重四轻”,此言我觉得很有道理。

   忌重“慰”轻“问”。有些单位和部门在慰问中,只满足于形式,拍电视、拍照片,搞得热热闹闹,而不注意在困难群众家里问问疾苦、话话家常,一慰了事,了解不到困难群众的疾苦和心声。

   忌重“老面孔”轻“冷面孔”。在送温暖中,有些地方专门为领导安排善讲好话、善于表达感激之情的困难群众,有意避开爱提意见、发牢骚的群众,造成领导每次送温暖还是那么几个“老面孔”,而把平素不善于叫苦、老实巴交的群众搁在一边,致使“冷面孔”越来越冷,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

   忌重烧“热灶”轻烧“冷灶”。一些过去或近期有特殊困难的群众,经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帮助,困难情况大有好转;有些地区对这类群体继续添把柴,当然也必要。然而,有些刚从岗位上退下来生活又比较困难的员工,却很少有人关心。因此,在送温暖中,不可忽视烧烧这类“冷灶”,要切实考虑受慰问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把温暖送到点子上。

   忌重节日轻平时。有些单位平时对困难职工群众过问不多,就凭一二次节日送温暖来表示关心,其效果并不一定好。各地领导干部要把送温暖常态化、制度化,注重平时对困难员工的关心,这可能会比年终岁末慰问困难群众的效果要好得多。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


上一条: 德为官之魂
下一条: 想起“党内不要客气”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