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民生的“加减乘除”
打印


   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也是党的十七大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到实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总结各地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成功实践,笔者认为,做好“加、减、乘、除”法,是开阔工作视野、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一种思路。

   加法,就是要加快发展步伐,壮大发展实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物质基础。离开了发展,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发展是第一要务,在注重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关注民生。关注民生反过来会促进发展。因为关注民生要财力支撑,财力从何而来?靠发展而来。这就促使心系民生的各级领导干部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壮大发展实力。

   减法,就是要不断出实招减轻群众负担,不断实施新举措化解改善民生的障碍。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分享发展的成果。前几年,中央免除了农业税,每年为全国农民减轻了大量的税赋,农民拍手叫好;一些城市取消了农民工子女上学的借读费,受到农民工的欢迎;还有一些地方由财政出一部分资金为农民办合作医疗,等等,这都是改善民生。

   乘法,就是要尽最大可能拓展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渠道、新办法,扩大社会效应。论发展条件,地处苏北的江苏省邳州市并不突出,但就是这个基础较差的欠发达地区却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农民合作医疗覆盖率超过90%;农民健康体检免费、医院挂号免费、孤贫儿童上学免费、公园免费、农村集市临时摊点免费,一系列惠民政策惠及百万农民。关注民生的同时,邳州的发展也异军突起,实现了跨越式进步,被称为“邳州现象”。邳州经验说明,只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欠发达地区也能解决好民生问题。

   除法,就是去掉私心杂念,革除陈旧观念,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一些地方官员,只考虑自己的升迁,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无暇关注民生;还有一些官员只关注GDP总量而忽视了民生问题,其结果是GDP数字连年翻番,城市漂亮了、地方实力强大了,而百姓福利却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破解民生难题的关键是执政理念。只有去掉私心杂念、革除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才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真正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才能做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带着深厚的感情关注民生,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


上一条: 做贪官的情人,你小心点
下一条: 十七大强调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