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伞”更要撑好
打印

    我国北方高温天气已持续数天,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京冀鲁豫部分地区6日气温40摄氏度左右。针对一年中这一最热时段,劳动保障部门及时表示,高温下工作中暑算工伤,中暑治疗期间用人单位须支付工资及补贴。北京、天津、山东等地也纷纷明确高温补贴标准,要求用工单位视气温推迟、减少劳动时间,以此保障劳动者利益。
    无疑,劳动部门的表态对在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为他们平添了几分底气。但是劳动部门为劳动者撑起的这把“遮阳伞”能不能真正为广大劳动者带来一份清凉,则需要时间的检验。
    有很多网友就直陈:很多在高温一线作业的劳动者的高温补贴低得可怜,还不一定能领到,甚至很多劳动者都没有听说过。网友的话道出了社会对高温补贴政策、标准尤其是落实情况的关切:如果用工单位不按照标准执行,劳动者该怎么办;要是用工单位虽按照标准发放高温补贴,但其实已经从工资奖金中扣除,出现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情况,劳动者该怎么办;出现中暑或发生意外后用工单位不予补偿又该怎么办;政府主管部门又会不会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呢?
    因此,劳动保障部门为劳动者撑起“遮阳伞”值得高兴,但这把“伞”是否能撑得稳、撑得久?也就是说,如何把这把好“伞”撑好则更值得期待。
    要撑好这把“遮阳伞”,笔者认为应该充分调动劳动者、用工单位和主管部门三方面的积极性。首先要把各项政策规定及时告知劳动者,让他们做到应知尽知,提高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和能力。其次,用工单位要切实关心劳动者利益,不能为了抢进度、赶工期就置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于不顾而强制工人劳动,甚至出现克扣高温补贴等行为。再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工会和劳动监察等主管部门要继续建立健全高温条件下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规章制度,惠及更多的劳动者;深入厂矿工地向用工单位宣传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责任和意义,向广大劳动者宣传自我保护意识,公布投诉渠道;加强监督监察,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通过严格公正执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落实,对无视和恣意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和用人单位依法作出处理。
    撑一把好“伞”,为劳动者送一份清凉;好好撑起这把伞,让所有劳动者心境舒爽。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贪官“一人敛财,一人保管”分工咋如此明确?
下一条: 不做表面文章 多办利民之事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