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欢迎的“三同干部”
打印

     福建省龙海市纪委和组织部门在一次关于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问卷调查中得出一条结论:群众最喜欢的干部是“三同干部”,即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干部。 
    “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之一,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不乏这样的楷模。焦裕禄在河南兰考与群众一起治理盐碱地;谷文昌在福建东山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由于他们心中装着群众,生活在群众之中,直到现在当地群众仍然怀念他们。每当清明时节,东山都按流行的做法: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可见,只要我们的干部真正为民奉献付出,人民心中就为他树起不灭的丰碑。 
    群众欢迎“三同”,我们干部就要做到“三同”,这既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一个老话题,又是新形势下改进干部作风的一个新课题。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领导就是服务。服务就要求领导干部摆正位置,弄清对象,心系基层,心系群众,而且要身体力行。然而,现实生活中,常见有些领导干部只习惯于开会,在文件上画圈圈、批条子、打电话处理问题。即便下基层,也是先打招呼,随后西装革履地来,食是山珍海味,行是小车代步,住是高级宾馆,前呼后拥,听不到群众的声音,看不到群众的疾苦。这种干部必然工作作风漂浮,指导脱离实际。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说到底,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把党和政府为群众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实践证明:领导干部下基层与群众“三同”,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听民情、解民忧、问民苦、与民乐的好方法、好举措。刚刚离开我们的王瑛同志就是一位这样的好干部:冬天的晚上,她为睡在马路边上的“背二哥”轻拉棉絮被角;在地震倒塌的房屋前,她深情地把掏出的钱塞到老伯、老婆婆的手上…… 
    新时期的“三同”干部应该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三问”为指导,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能真正走近群众,才能走进群众的心里。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算是一名真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好干部。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


上一条: 当国歌唱响
下一条: 论政绩观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