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句话,如此温暖人心,又如此震撼人心。
“幸福”和“尊严”从哪里来?
根在民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也关系一个人的尊严”。
根在公正和谐。“幸福”和“尊严”必须以平等、公正、公开、民主、法制为基础。一个缺少民主法制、缺少公正公平的社会,只会让幸福破灭、让尊严扫地。
民生,公正,和谐,都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勤勉尽责、廉洁从政。
干部勤勉,奋发有为,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工夫下在抓落实上,就能带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做大社会财富这块“大蛋糕”,为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打下雄厚的经济基础。
干部廉洁,善待群众,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能让清风正气满神州、灿烂阳光照华夏,就能保证让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享和谐文明。
干部勤廉,人民才能幸福有尊严。这一点,在32年改革开放造就的伟大业绩中已经凸显;这一点,在上下一心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胜利中已经证明。
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是我们走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生活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将它们坚决清除。
“幸福”和“尊严”从哪里来?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为我们绘就“蓝图”,指明“路线”。沿着这条路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国人民一起努力,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做好表率,以优良作风凝聚伟大力量,以伟大力量推进伟大事业。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