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局长遭遇的“人情对照”
打印



  局长是我们从前的局长,在单位他是局长,下班回到这个家属院他还是局长,不论是工作中的局长还是生活中的局长,都与众不同。我承认他的理论水平很高,在我们那个单位里是权威,他很愿意把他的那些理论水平体现出来,尽管职工们只在乎工资,不在乎这些理论,但他还是全心全意地要把一肚子理论灌输给我们。所以,我们那个单位,学习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经常学习。这个学习自始至终就是一个方式,局长在台上讲,职工们在台下听。我们单位把学习当成了惯例,雷打不动,不准请假。如果谁的手里有紧急工作,也不行,必须放下工作去听局长理论报告,听完了报告你再该加班的加班,该加点的加点。

  很多热爱理论学习的人都爱往局长办公室里跑,有的是请教,也有的是“探讨”,所谓的探讨比请教更谦虚。某些有争议的观点,人们在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就把局长的观点端出来,争议也就到此结束。论理论水平,谁也比不上局长。男人一般都懒,不愿学习,在我们这个单位,男人们没有这个毛病,很多人都愿意跟着局长学理论。每一次学习,局长讲都讲得满满的,不过点不罢休,很多要到幼儿园接孩子的职工急得抓耳挠腮,但不敢动。最后有人故意把会议室的灯打开,局长觉得实再不能再讲下去了,便意犹未尽地作罢。局长的理论报告我每次都要听一点,因为不听白在那里干熬时间,不如听一点,说不定有受益。可我发现其他人各自都在一张报纸上涂鸦,正面涂了反面涂,一直涂到散会。我们这位局长任期五年,很多人涂了五年的鸦。

  现在这位局长退休了,还和我们住在同一个家属院。以前大家不把他当“人”看待,都把他当局长看待,在单位里遇见局长毕恭毕敬,在家属院里遇到局长显出加倍的亲热。这个家属院里的人都弱智,所有的事都愿请教下班后的局长。局长不只是理论水平高,生活道理也能化解很多人心中的疑团。局长也很客气,在家属院里没有局长的架子,这一点非常可贵,人人都感到他亲切。只要是听他的教诲,人们除了立刻点头称“是”,就是作思考状,然后恍然顿悟,非常有效果。

  局长有养花的爱好,家里各种各样的名贵花卉都养得生机勃勃,人见人爱,于是就有职工宣称,如果单位成立养花协会,会长非局长莫属!局长还喜欢烹饪,有人描述局长端着炒勺,歪着头,又投入又专心,更专业,引诱得单位里的许多女士要求跟着局长学炒菜。家庭不和的,小夫妻闹别扭的,局长一出面劝解,立刻就好了,比退烧药还灵。有的职工说局长有非凡的人格魅力!

  局长退休了不是局长了,与这个家属院里的人还要碰面。有时可以躲过,有时躲不过,有的人愿意与他打招呼,有的人不愿意与他打招呼,一低头就过去了,假装没看见,像对平常人一样。局长当然还会炒菜,可没有人再要跟他学炒菜了,局长还养花,但花越养越少,几年就死了大半了,死了就没有人再送了。门外全是干死的花盆,摆得一摞摞的。我有一次与局长打过招呼走过去,忽然想起他的理论水平,可惜现在都废了。我在家属院大门口好几次遇到他一个人从外面回来,坐的是起步价3元的摩的,要是在像样的城市,这种摩的恐怕不准上路,有碍市容。他从前坐的公车价值30万元!我还发现他每天早晨都到公厕里方便,可以节约自己家的用水。我忽然发现他不是局长了,变回一个普通人,普通人就这样,我想到了一个词叫“反璞归真”。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条: 不妨向送礼者送“理”
下一条: 让温暖长驻心间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