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过“廉节”
打印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重大节日期间,是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中秋节、国庆节就要到了,要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中秋节、国庆节。上月底开始,各级纪委监察机关就加大中秋节、国庆节前后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防止“四风”反弹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笔者以为,确保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廉洁过节,关键是要正本清源,疏堵结合,打好组合拳,发挥震慑力。即把好思想总开关,念好制度紧箍咒,布好监督千里眼,用好问责杀手锏。

正本清源必须把好思想总开关。无论是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还是于谦的“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都表明一个观点,腐败是国破家亡的毒疮,清廉是天下归心的法宝。清廉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它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精髓,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要求党员干部廉洁过节,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其断绝一切人情交往,而是为了规范传统佳节回归本真。因此,党员干部廉洁过节不仅是一种本色再现,更是一种底线要求。党员干部要把清廉作为立身之本,把廉洁过节作为检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严格把好廉政开关,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慎独慎微,知行合一,让廉洁过节、廉洁从政成为一种自觉习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境界。

正本清源必须念好制度紧箍咒。无规矩不成方圆。随着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工作全面深入推进,党的纪律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制度如同紧箍咒,不敢念或者不会念,只是一副摆设,是只纸老虎。逢年过节恰是紧箍咒语发挥作用的重要节点,更需精心念好。2012年湖南省湘潭市原副市长朱少中受贿案中,朱少中曾在媒体发表题为《反腐倡廉,教育在先》的文章,痛斥腐败行为,伪装“反腐清官”形象。然而这位“双面贪官”7年受贿200余万元,仅节日受贿就高达46次,最终获刑10年。如此说,只有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将其学习好、宣传好、遵守好、执行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彰显制度强大的生命力,真正实现正本清源,将廉洁过节、廉洁从政的要求落实、落细、落深!《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党员干部的成长也同理,党组织对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时时讲、事事讲、处处讲,警钟长鸣;对清除腐败毒瘤,必须反复抓、抓反复、抓到底,久久为功。防止“好同志”变为“阶下囚”!

正本清源必须布好监督千里眼。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反腐斗争不断深入,腐败分子日益狡猾与隐蔽。然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佳的消毒液。只要坚持为了群众、根植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打不赢的反腐败战争。今年6月18日,中纪委监察部创新监督方式,开通官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反‘四风’一键通”举报方式,9月6日又推出《中秋国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社会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举报渠道更加畅通。据中纪委官网通报,仅在“一键通”开通当日,便收到群众举报1033件,目前日均举报量达300件左右。实践证明,只要紧盯重大节日等重要节点,充分释放群众和媒体监督正能量,党中央就如同长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实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彻底让“四风”问题无处藏身,让廉洁过节成为常态。

正本清源必须用好问责杀手锏。王岐山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讲:“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笔者以为,确保廉洁过节更是如此!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中纪委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每月点名曝光、重要节日前后每周通报,这些措施令“苍蝇”丑行毕露、惊慌失措,让老百姓痛快淋漓,拍手称赞。通过持续加压问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得到有力遏制,天价月饼淡出视线、“三公”支出骤然下降、违规收受失去土壤……近日,中央纪委转发《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新乡市委原书记李庆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新乡市纪委落实监督责任不到位问题的通报》,标志着“一案双查”制度的全面启动。打蛇打七寸,“一案双查”制度的推行可谓是一场及时雨,给“老虎”“苍蝇”的外围安装了一张极具威慑力的电网,同时给党员干部廉洁过节、廉洁从政穿上了一身防弹衣。令某些心存侥幸的人幻想彻底破灭,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消极庸俗行为没有了市场,让“为官不易”“为官清廉”成为一种新风尚、新常态。

正本清源,人心所向;守住“廉节”,刻不容缓!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节日反腐意识,不越“底线”,不触“红线”, 划清节日人情与受贿犯罪的“高压线”,争做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标杆。


上一条:破坏规矩,不守纪律,皆是恶习难改
下一条:人不以规矩则废 党不以规矩则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