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河南省洛宁县一座使用了近30年的县委老办公楼于2003年拆除后,县委15个单位一直处于“租房办公”的“打游击”状态。当地群众说:“虽然县委机关没个像样子的地方办公,不过他们为老百姓办的实事俺们都看到了。”
读罢这则新闻,笔者心头不禁涌上一股暖流,打心眼里对洛宁县委肃然起敬。
“全县还有四五百名孤儿无家可归,我们党和政府有责任把他们安排好,应把钱用在群众最急需的地方。”朴朴实实一句话,折射出洛宁县委“以民为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古人云:“邑有流亡愧俸钱。”意思是只要自己管辖的区域范围内有流离失所的人,为官者心里就会愧疚不安。诚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改善一下办公条件本无可厚非。但少数地方政府置群众实际生活困难于不顾,将办公楼房盖得富丽堂皇,甚至还有极少数地方挪用国家下拨的扶贫款,这与“租房办公”的洛宁县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没有体面的办公楼,但洛宁县委给群众办事却丝毫没有耽误,修路、通水、盖医院、救孤儿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他们“先民之忧而忧,后民之乐而乐”,把方便让给了群众,把困难留给了自己,真正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在了实处。
古人云: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历来所推崇的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办公条件无可厚非,但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勤俭办事业,坚持做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上。
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靠搞几个拔地而起的“形象工程”来充政绩者往往“捉襟见肘”,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在百姓的心里树起无形的“政绩丰碑”。
文章来源: (中国廉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