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闻听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次会议上说:“解放思想,要清醒地认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辩证地看待不足,变不足为压力和动力,常思不足谋发展。”对此,笔者深以为是。
发展的道路永远没有终点。安于现状,盲目乐观,因取得的一些成绩而沾沾自喜,从此停滞不前,这种思想状态是发展的“拦路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比起发达国家,对照我们的远大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在成绩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常思不足,发现不足,弥补不足,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更大发展。
常思不足,要常思发展意识。既要看到近年来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正视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强化忧患意识,克服自我满足心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绷紧又好又快发展这根弦。
常思不足,要常思发展能力。开拓创新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和保证。离开了开拓创新,不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去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只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衰败。面对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打破陈规陋习,破除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开阔发展眼界,拓宽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常思不足,要常思发展质量。发展,必须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特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努力以科学技术的提升、体制机制的创新为路径,实现集约发展,超常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常思不足是一种前进精神。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一定要做到常思不足,时刻保持奋发进取的昂扬斗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造更好成绩,谋求更大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