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实行全方位、复合型监督,切实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行使。
监督方式要从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转变。首先,监督的途径应由组织监督向执纪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拓展,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做到干部工作开展到哪里,干部的权力运行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实施到哪里。其次,监督的范围从工作圈向其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不断扩大有效监督的范围。再次,监督形式要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考察预告、专项调查、谈话诫勉、来信回复等多种形式的监督转化,让群众真正参与干部考察工作,让干部考察工作真正扎根群众。
监督程序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拓展。要从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入手,开展思想监督;从引导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入手,实施权力制约;从遏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行为等方面入手,强化组织监督;从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入手,引进群众监督。要做到由盯人向盯权延伸,由工作圈向生活圈、社交圈延伸,由八小时以内向八小时以外延伸,从政治、决策、用人、财经、作风、廉政、家庭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监督。
监督渠道要由单一型监督向复合型监督转变。采取定性与定量、考察与考核、评议与审计等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干部任期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为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情况的监督考核。强化自律与纪律监督并重,制度监督与立法监督并用,公开监督与暗访监督并施,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并行,审计监督与审查监督并举等措施,逐步实现干部监督工作系统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