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腐败”背后的逻辑
打印

 
  梁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人,但是我更愿意将他的行为称之为“能人腐败”。当前,我国腐败特点的一个重

  要变化就是,腐败分子往往由人们印象中无所作为的“庸官”转向越来越多的“能人”。慕绥新是如此,在他倒台的时候,据说沈阳有不少人惺惺相惜,“老慕在沈阳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海南省文昌市委原书记谢明中更是如此。他在被“双规”之前,被公认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在当地有着“不错的口碑”。为什么这些“能人”会成为腐败分子呢?

  “能人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运行的不规范和监督机制的缺位。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特殊阶段有关。改革是什么?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制度框架,建立起与新的生产力要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改革会解放生产力,但其本身就是一种对于原有制度的突破和违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突破会带来生产

  力的解放。但是从法治的角度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的现象,因为它会纵容一些改革者藐视制度,从而陷入违法乱纪的境地。甚至可以说,在改革时期,企业家精神与遵纪守法往往可能是相互冲突的。

  以梁卫为例,他可以说曾经是一名杰出的企业家,将一个濒临倒闭的罐头食品厂发展成到1994年拥有2.3亿元总资产、年产值1亿多元的国有大型企业。1990年前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进入关键时期,大量国有企业破产或改制,同时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蓬勃发展。国有企业不仅有着沉重的社会包袱,而且在利税等方面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甚至有劣势。国有企业如何抢占市场?如何发展生产?如何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这里面可能就有很多非常规的经营手段。结果是,企业发展了,企业

  家被授予了各种荣誉,但是他们内心的自我膨胀和对规则的漠视会为他们未来的违法犯罪行为埋下种子。企业家在企业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这时候任何形式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往往都是徒劳的。

  激励机制不到位也可能是“能人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半宙集团的兴起即使不能都算做梁卫一个人的功劳,他的企业家精神在其中也必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他得到了什么样的经济回报?我们不太清楚梁卫的具体收入,但从普遍的情况来看,这些企业家的收入都远远低于其所创造的价值。尽管企业家最终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也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但是他们内心很可能是失衡的。因为他们时常会想,如果当时他着手经营的是自己的私人企业,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在其他一些案

  件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企业家会尝试模糊企业的产权性质,使自己成为企业的股东甚至拥有者。在国家加强对国有资产保护的背景下,这些“能人”最后往往都会变成悲剧性的人物。

  如何看待“能人腐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化和逐步完善的时期,一方面要通过进一步加大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力度,提高全社会尊重规则、遵纪守法的意识,减少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充分保护国有资产的同时,尊重企业家的投入和贡献。健全、完善的激励制度是企业创造力的源泉,企业家遵纪守法的意识是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章来源:检察日报


上一条: 制度漏洞不补 官员“失踪”难止
下一条: 治理“村官”腐败不必舍近求远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