冽冽清凛风,幅幅民心图。驰名中外的农民画之乡——陕西省户县举办的反腐倡廉农民画展,激浊扬清,发人深省。
土窑洞,手纺车,小米粥……《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让广大党员干部再一次走进了永远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构建“大宣教”工作格局,不断推出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古老的三秦大地上“廉”风劲吹。
合力构建“大格局”
“党委不抓廉政教育就是失职,‘一把手’不抓教育是失职。”基于这种认识,陕西省委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大合唱”局面。
在开展反腐倡廉宣教活动中,陕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既当组织领导者,又当接受教育的带头人。省委书记李建国,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董雷等省级领导带头参加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各项重大活动。
“独奏曲”变成了“交响乐”。省纪委与省委宣传部、党校等部门以及《陕西日报》等新闻媒体建立了全省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制度,并将“大宣教”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检查考核。省纪委加强组织协调,形成了优势互补、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大宣教”格局。
“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该省纪委出台“大宣教”考核评比办法,将全年重点活动项目细化、量化分解到各单位,推行宣教工作“定领导、定人员、定内容、定责任”的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全力紧扣“大主题”
在去年两个《条例》学习宣传活动中,陕西省委连续举办了3期领导干部学《条例》学习班。全省各级党委共举办学习班132期,培训领导干部1.57万余人,举行党内法规知识竞赛和测试155场次,参加的党员干部达158万余人。同时,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报告会、研讨会、撰写理论文章、邀请专家访谈、开办专栏等形式,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自觉遵守党纪的良好氛围。
立足陕西实际,省委、省纪委在全省层层开展推荐、评选、表彰和宣传“廉勤兼优领导干部”活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全省共评选表彰“廉勤兼优领导干部”1462名,组织事迹报告会470场,22万名党员干部接受了教育。全省还深入开展学习郑培民、牛玉儒、梁雨润、张建国活动。去年12月,牛玉儒先进事迹报告团来作报告,省委书记李建国带领省级领导和省直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400多人现场聆听了报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通过演讲比赛、图片展览、文艺演出、发送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西安、宝鸡、渭南、咸阳、安康、榆林等市举办反腐倡廉图片展、书画展,29万余名党员干部观看了展览。省纪委从各市推荐的节目中精选出一批优秀文艺节目,在今年省纪委五次全会期间,与省文化厅联合举办了“陕西省反腐倡廉文艺节目汇演”,再次在三秦大地上掀起廉政教育活动高潮。
着力营造“大氛围”
陕西省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中注重建阵地、出“实招”,不断创新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着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
在陕西,新任领导干部岗前廉政教育已作为一项制度在全省推行。2003年以来,省纪委连续举办了6期新任厅级干部廉洁从政学习班,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董雷亲自进行廉政谈话。
陕西具有丰富的党风廉政教育资源,在革命圣地延安,每天都有各地党员干部来此参观瞻仰革命纪念地,亲身体会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
陕西省纪委在陕西日报、省电台、电视台开办《勤廉星座》、《源头治腐》等栏目,宣传反腐败工作经验和成效,宣传勤廉兼优先进典型,曝光典型案例和不正之风。各地、各部门也在媒体上开办专栏,制作反腐倡廉专题节目,播放党风廉政建设公益广告。全省共在大中城市竖立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广告牌1370多块。去年6月,省纪委正式开通“秦风”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网站,开设要闻传真、三秦聚焦等30多个栏目,点击人数已突破30万人次。宝鸡、安康等市和韩城、横山等县区也开通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网站或网页,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载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2005年4月22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