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赵坡村的农民赵民利又一次背着行李出去打工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赵民利考取了《中级水暖工职业资格证书》,成了一名真正的“技师级”水暖工。
据了解,目前在长安4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像赵民利这样怀揣证书、走县过省的技能型农民工已达4万人,他们和5万多亦农亦商、就地创业的实业型农民及近万名定期“充电”、网上挣钱的知识型农民一起,组成了该区10万“智力型”农民大军。
据该区有关领导介绍,去年以来,长安区、乡两级政府共组织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86期次,参训农民3.3万余人。整个“十五”期间,该区累计培训农民技工8.2万余人,加上脱产就读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的青年农民,总数在10万人以上,其中四成以上持有面点师、钳工、焊工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每年平均固定外出务工日在240天以上,人均年收入不低于1.2万元。
近年来,随着优质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型农民成为长安区优质农副产品市场上的生力军。王莽乡56岁的果农李安胜,经营着20亩绿色食品优质“助邦”牌水蜜鲜桃。去年6月,老李的小儿子李小奇在乡农技站登录《中国农情信息网》接到果品订单后,把3000多公斤优质鲜桃按个论价,远销到了俄罗斯,乐得老李逢人就讲:“真没想到,这谁没见谁的面儿,就把生意做成了,还是多学知识最要紧呀!”
(2006年4月11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