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灾区群众一起迎接黎明
打印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毗邻四川地震重灾区青川县,是陕西省受灾最为严重的县之一。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中,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把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临危不惧、克难而上,昼夜奋战,展示出纪检监察干部忠于职守、挚爱人民的卫士风采……

这一夜,他和受灾群众一起度过

蒋明庆,宁强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半小时,宁强县委县政府召集抗震救灾紧急会议,对全县抗震救灾作出部署。会后,他冒着余震危险,立即奔赴平均海拔1200余米的偏远乡镇二郎坝乡重灾区水田坪村和板仓坝村。一进村,他首先询问伤员转移救治情况,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指导乡村干部迅速撤离,转移群众310余户。看到民房倒塌损毁严重,他安慰村民说:“生命安全比啥都重要,别怕,房子倒了可以再修,党和政府会帮助你们的。”他同时叮嘱村干部迅速组织人力连夜逐户排查灾情,确保每一个伤员得到及时救洽,确保群众安全转移。22时,在二郎坝乡政府主持召开了抗震救灾动员会议,他再三强调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水库、学校等重要部位安全,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13日凌晨1时许,蒋明庆一行从二郎坝乡返回,参加完县第二次抗震救灾部署会议后,又到医院、县城广场、学校等地看望了受伤群众和紧急疏散的群众。

这一夜,他和受灾群众一起迎来黎明。

“今晚,必须把崔家的帐篷搭起!

随着震情发展和查灾的深入,按照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县纪委决定抽出纪委机关12名干部,由纪委牵头,会同县乡企、气象、人行等部门,进入南屏乡查灾救灾。

517一大早,5部门20余人集结完毕,开赴位于县城东部的偏僻乡镇南屏乡。队伍中有一位女同志,她是县纪委信访室主任徐惠蓉。进入南屏乡后,工作人员分成8个组对全乡展开拉网式排查,由徐惠蓉带领的一组负责到白岩洞村查灾。崇山峻岭,羊肠小道,他们徒步行进,挨户查看,一天跑遍近200农户后,已近天黑,这时,正好来到村民崔长宝家,发现崔家5间土坯房因地震已发生多处裂缝变形,门头土块悬吊,随时可能塌陷,而他们一家6口还住在家里。一问才知道,家中有一位70多岁的体弱老人,2个小孩,室外无处安身。徐惠蓉当即与乡政府联系帐篷,2小时过去了,帐篷还未到,她赶回乡政府调运,“今晚,必须把崔家的帐篷搭起!”晚10时,崔家搭起了帐篷,一家人安全撤离后,她才舒了口气。

就是她,地震发生整整8天过去了,自己的5间房子成了危房,没顾得管;50公里外的父亲在地震中头部受伤,房屋损毁,她也没顾得上回去看看。

“我真的没时间回家看一眼”

县纪委办公室主任段应平,家在广坪镇,距离重灾区青川县只有几十公里,也是宁强县重灾乡镇之一。地震导致他家的房屋变成危房,父母年事已高。地震发生后,县委开展了“百名干部进百村访万户活动”,他被抽调到该活动办公室,进行紧张的筹备工作,查灾,收集灾情,制定活动方案,两天两夜,他几乎没有休息。一星期过去了,他也没有回家一趟。一位县里的查灾干部电话中对他说:“省委书记都到你家慰问了,你也不回去看看。”段应平内疚地说:“到现在,我还真的没时间回家看一眼。”

为了30名文县学生

5181620分,青木川镇纪委书记齐玉娥已连续奋战6天,正在同省广播电台记者查灾,饭还未来得及吃,她突然接到四川绵阳经贸学校邱祥德老师求助镇政府护送30名学生回甘肃文县碧口镇的报告,便立刻前往接洽。当她得知师生一天未吃东西,随即送来方便面和矿泉水。然后又到镇上联系车辆,特殊时期,车辆异常紧张,几经奔忙,在本镇找到3辆微型小汽车,但还是不够,她又电话联系,苦苦相求,才从20多公里外的广坪镇找到1辆车。临走时,邱祥德老师两眼饱含感激的泪水,握着她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学生们深深地集体鞠躬,向她致谢。

文县碧口镇和青木川镇在地理上紧紧相连,灾难面前,人们的心同样紧紧相连。

凌晨零点的命令

516零时许,宁强县燕子砭镇纪委书记丁跃正在寄刀沟村组织群众抗震救灾,忽然手机响了:“庙子岭村有山体滑坡迹象,请你带3名干部,立即前往,迅速将全村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越快越好!”这是镇党委书记给他下达的命令。接到命令,他与3名镇干部骑摩托车急奔二十多公里外的庙子岭。

庙子岭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其中3个组在山上,地势陡峭,居住分散。凭借对该村地形路况的熟悉,他们摸黑行进。赶到村上后,立即召集村组干部,分解任务,分头到各家各户,组织村民转移,有几户村民不愿撤离,丁跃逐户苦苦劝说,首先搀扶老人离家,带动全家人撤离。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103户村民全部被转移到2公里外的安全地带。

这样的故事,在宁强县纪检监察干部中还有许多许多。大灾面前,危难关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出纪检监察干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2008524)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奔走在一线
下一条: 蒲城:监督检查抗震救灾募捐工作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