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给陕西省汉中市造成强烈破坏,地处汉中西部山区的略阳县民房倒塌,学校受损,电力、通信、供水中断,33条县乡道路损毁。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略阳县纪委监察局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全力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他们用血汗和智慧谱写出一曲忠诚卫士之歌……
危难中,他们用行动书写忠诚
5·12汶川大地震给紧邻川甘交界的陕西省汉中市造成强烈破坏,全市11个县区不同程度受到损坏,尤其是地处汉中西部山区的略阳县,民房倒塌,学校受损,电力、通信、供水中断,33条县乡道路损毁……
笔者在采访受灾群众时了解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略阳县纪委、监察局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一直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他们战胜恐惧、疲劳和饥饿,用血汗和智慧谱写出一曲忠诚卫士之歌。
“把安宁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
地震使略阳县许多房屋倒塌或受损,大量受灾群众露宿在广场、学校操场。略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何祥君在第一时间来到群众中间,查看受灾群众安置情况。他对群众说:“房子倒了可以再修,东西没了可以再买,大家不要惊慌,党和政府会帮助你们的。”当天夜里,何祥君与受灾群众一起等待黎明的到来,随后他又奔向各个受灾现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房屋大量受损,164处地震灾害点存在隐患,全县13.3万人无家可归,受灾群众急需大量帐篷。何祥君对纪检监察干部说:“我们要把安宁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面对帐篷紧缺,县纪委紧急下发关于救灾物资使用的通知,号召党员干部先群众、后自己,绝不准与民争利。自地震发生以来,该县纪委的干部和职工没有领取一顶救灾帐篷,而是挤在自己搭建的塑料帐篷里过夜。
面对余震的危险,她始终守在电话机旁
“同志,您好,这里是县纪委办公室。”拔通略阳县纪委办公室的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同志亲切的声音。从地震发生后,该县纪委办公室干部刘梅与几名同事一直坚守在岗位上。“累了,就在沙发上躺一会儿。”刘梅告诉记者,10天里,她基本上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保证每一个电话都能及时接听。
地震给刘梅的家造成很大损害,房屋严重裂缝,家里到现在还是狼藉一片。“现在还有余震,晚上在办公室值班,你不怕吗?”“不怕,有同事陪着我。”刘梅说,这部值班电话很重要,它能让市领导及时了解县里的情况,随时掌握各乡镇受灾情况和险情报告,同时也能让群众时刻听到一个“声音”,就是党和政府始终与他们在一起。
哪里有灾民,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妈妈,你在哪儿?给我打电话,我们很担心你!”“我忙着呢,你们放心!”这是一对母女凌晨时互发的短信。地震发生后,略阳县城关镇纪委书记刘惠兰一直奔忙于灾民调查与安置工作。因爱人在外地工作,两个女儿没有人照顾,刘惠兰就把女儿托付给村民。
哪里有灾民,哪里就有刘惠兰的身影。她每发现一家露宿街头的群众,就及时劝说并安排其住进县里统一搭建的帐篷。5月13日下午,在排查灾民安置时,刘惠兰发现群众王芬兰自己家搭的小帐篷存在隐患,就立刻与同事一起帮助她重新搭建,直到她一家人都住进安全的帐篷中。截至目前,刘惠兰与同事一共安置了6000多位受灾群众。
把儿子托付给朋友,奔忙于抗灾一线
在略阳县纪委,笔者没有见到党廉室的干部古久能和梁海平。据留守同志介绍,古久能的妻子在30公里以外的企业上班,15岁的儿子发高烧,他被安排到两河口镇开展自救工作后,便将生病的儿子托付给朋友,一去就是10多天。
梁海平是党廉室主任,他被抽调到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督查组后,经常去现场、查问题,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在乡镇工作的妻子同样忙得不可开交,家中两岁的儿子没人照顾,梁海平就将儿子送到乡下亲戚家,临走时,儿子抱着他喊要爸爸,他硬是丢下儿子,回到工作岗位。
他到商店赊来帐篷布,赶在天黑前让受灾群众住进帐篷
“只要人在,就一定能重建家园!要相信党委、政府会救助大家。”地震发生时,正在城里办事的略阳县马蹄湾乡纪委书记王虎,冒着余震不断、山石垮塌的危险,迅速回乡投入抗震救灾。在吕家坪村,王虎看到村庄变成一片废墟,立即到商店赊来50米帐篷布,送到村里,组织村民赶紧制作帐篷,赶在天黑前,让受灾的23户、88名群众住进了帐篷。
灾情发生以来,王虎每天都忙在村里,现场解决救灾中的困难和问题。见到有的群众私自到倒塌房屋中搬运物品,王虎就组织抢险人员帮助他们转移财产。他的衣服被划破,实在不能穿了,就借其他同志的衣服将就一下。截至目前,该乡已抢运出粮食等物资5吨,确保了群众安全,减少了群众的财产损失。
(多位群众口述 叱骁峰整理)
(2008年6月2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