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朋友
打印

    13年,一个初涉社会的弱冠学生成长为一个经历丰富的纪检监察工作者,年过而立。13年,一段漫长却又如梭而逝的岁月,让一个人从仰望的读者进步为平视的作者,与《中国纪检监察报》融合为情谊深深的朋友。

    1996年7月,中专毕业的我分配到了县纪委工作。报到当天,我在书记办公室看到了《中国纪检监察报》。那一刻,我知道我们会成朋友,因为我能直接分进县纪委机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手里拿着一叠发表过的作品。于是,我搜集到单位存档的所有《中国纪检监察报》,一期不落、一篇不漏的学习研读,以便尽快熟悉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任务专业术语和反腐倡廉新闻的写作技巧。不久,我的一篇消息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二版二条位置发表。虽然早在三年前我的长篇通讯曾被中央的一个大媒体播发,可是这短短二百字的纪检监察主题新闻的发表却让我兴奋得几宿睡不着觉。因为他打开了既领导认知我的窗户,也使我真正融入了反腐倡廉工作,更成为激励我执著前行的动力。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爱不释手的欣赏着这篇“大作”,心里对《中国纪检监察报》充满了神奇与渴望的仰望。那时,我是一名忠实的普通读者。

    2001年5月,我被借调到省纪委宣教室《中国纪检监察报》社陕西记者站工作。站在全省的角度放眼反腐倡廉工作,新闻线索多了,重大事件多了,好稿件也多了。那时候报纸是周三刊,但我的作品每周至少在报纸上出现一次。10个月时间,我有15篇稿稿登上了《中国纪检监察报》。那时候,我不仅关注别人的报道,也关心自己的稿件是否见报,更关心自己的稿件经过编辑的修改有什么变化。这时候,我和《中国纪检监察报》的情谊也一步步加深,从一名忠实普通的读者一步步融入《中国纪检监察报》,成为一个时刻惦念着她的遥远的编外工作人员,成为了一名忠实的作者。

    2009年,已经工作了13年的我和《中国纪检监察报》的情谊更加深厚,我们成了朋友。曾经,我走进报社感受编辑老师们严谨求实的作风;曾经,我三次聆听过社长、各部门主任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讲课;曾经,我陪同过六位记者老师深入乡村和机关采访……虽然他们有的已经调离报社,有的已经担任领导职务,有的调换了版面,有的也许早已忘记我们的一面之缘,但我永远把他们看作我的老师,看作我远在首都可以惦念的朋友,也永远把他们对我的帮助、支持和关心记在心里……每到传统节日,我都会奉寄一张薄薄的贺卡或者发送一条手机短信,嘱咐他们珍重身体,祝福他们平安幸福。

    13年了,我依然在纪检监察战线上无怨无悔地耕耘,而《中国纪检监察报》也始终是伴随我走过每一个日子的朋友。每天,我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读她呈现给我的精美报道,用来丰富自己的阅历,指导自己的工作。每天,我都会看到那一个个熟悉的老师们的名字,想像他们辛劳而亲切样子。偶尔,我会给他们打个电话,打个招呼、问个好,礼貌而真诚;聊聊天、叙叙情,快乐而亲切!

    读者、作者、朋友三种关系的演化,记述了我和《中国纪检监察报》13年交往的情谊。读者、作者、朋友三种关系的转变,记录了我和《中国纪检监察报》13年一起成长的经历。读者、作者、朋友关系的建立,让我的生活因为《中国纪检监察报》而精彩,也让我爱上她而永不分离……

(2009年7月11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陕西将建1700多个乡镇民政工作站
下一条: 商南多形式推动廉政文化进家庭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