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是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的一个问题。此言一出,即被网友热嘲为2009年“网络名言”。替谁说话的诘问,说明提问者对于执政为“谁”毫无概念,既既暴露出某些官员对舆论监督的反感,也说明一些官员对党与百姓的基本关系没搞清楚,更暴露出一部分领导干部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出了问题。
党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替老百姓说话了就不是替党说话,或者替党说话了就不是替老百姓说话,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成立的。
如果有人硬要说“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只能把这里所说的“党”,理解为上级组织或者上级领导。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对立起来,其实不仅仅是某些领导干部个人素质的问题,他考虑的是他自己在为官从政生涯中,向老百姓负责“有利”还是向上级负责“有利”,向上级负责重要还是向老百姓负责重要。
要让我们的各级官员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高度统一起来,除了加强教育,促其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之外,更重要的还要从上级的工作、从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和健全上着手进行解决。
作为上级组织、上级领导,在作出决策、部署工作时,如果能够真正把握好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党和群众做了多少好事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标准,下级在日常工作中,自然就会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相统一,就不会为“我应该为谁负责”这样的问题而困扰。
中共中央政治局最近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把“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意见》的出台必将形成一种良性的导向机制,让那些只对上级负责、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对上级恭恭敬敬对老百姓冷暖漠不关心的干部失去市场,不再出现类似“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样荒谬的说法和行为。
(2009年8月13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