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积极构建拒腐防变教育的长效机制
打印

 

    去年以来,宝鸡市纪委以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为目标,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改进方法,创新理念,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措并举,不断巩固和深化教育效果。一是坚持基础教育,增强教育的实际性。全市把把廉政教育纳入县处级、科级和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内容,分期分批开展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正面引导和思想灌输,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去年以来,宝鸡市纪委以宝鸡监狱为依托,进一步完善教育功能,建立起宝鸡反腐倡廉教育警示基地。选择在押刑犯进行现身说法说纪,组织受教育人参观劳改现场,达到“洗涤心灵,敬畏法律,珍惜自由”预期目的。三是开展主题教育,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开展了“心系群众、为民解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各级领导带头转变作风,主动深入基层到问题村解决信访问题,积极为民办实事1500余件。

    创新理念,不断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形式。一是寓教于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优势,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全面准确的宣传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真实负责地宣传反腐倡廉阶段性成效,及时有效地跟踪群众关心热点问题的处理情况,努力扩大廉政教育的知晓面。二是寓教于文。紧紧依托以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为载体建设,把廉政教育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形式结合起来,与人们生产生活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廉政文化向“生活化、多样化、常态化、社会化”发展。不断加大廉政文化作品创作力度,推出了许多深受干部群众喜爱的反腐倡廉戏剧、话剧、歌曲、小品、书画等精品。三是寓教于乐。贴近全市“思想大解放和项目建设年”两项活动,创作编排了话剧《百姓书记》。生动地再现了梁雨润同志听民声、理民事、解民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的精神风貌和从小事做起执纪为民的优秀品质。

    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立拒腐防变的教育长效机制。在制度建设方面,把目前已经开展的新任职干部廉政谈话、党员干部和公务员廉政培训、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党委中心组定期学习廉政理论等好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明确细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组建起了专兼职反腐倡廉教育队伍,明确职责和任务。由他们结合当前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根据受教育者不同工作性质和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找准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分类施教。在阵地建设方面,更加关注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宣传舆论阵地,更新了宝鸡市纪检监察网,优化网页设计,丰富栏目内容,加大正面宣传信息量,组织开展网评活动,发挥了主流舆论的导向作用。

(2009年5月28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汉中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责任到人
下一条: 神木医改模式值得研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