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纪检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蒋明庆
打印

    去年的“5.12”特大地震,造成陕西省宁强县4.3万户群众受灾,需要重新建房的农户达到21913户,是正常年份的30倍。加之学校、医院以及其他紧急建设工程,仅建筑用机砖一项需求量在8亿块以上,而宁强本县年产机砖只有6000万块,钢筋、水泥同样紧缺。按照中央和省委领导的要求,宁强县必须在年前完成80%重建户建房任务。宁强县委、县政府向上级领导和灾区群众做出:“确保每户受灾群众温暖过冬”的庄严承诺。

    于是,建材外购工作组组长这个系关全县恢复重建能否顺利进行的重担落在了该县常委、纪委书记蒋明庆身上。

路过家门而不入

    2008年 6月13日,蒋明庆与10余名工作人员一起,冒着炎炎烈日酷暑,从汉江源头翻越巍巍秦岭大山,来到关中大地考察建材市场。为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情况,他将外购工作组成员分成综合组、钢材水泥组、咸阳组、渭南组,分头行动。昼长夜短的夏天,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跑市场,晚上十一二点各路人马聚在一起汇总情况,研究制定第二天的行动方案,连续十余天他们几乎没在凌晨2点以前睡过觉。

    他们先后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和西安铁路局寻求帮助,并对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等地的近100家大中型建材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家进行考察。仅在咸阳,他们就对该地60多个机砖厂进行考察,看货源,比质量,谈价格,协商洽谈。他们的行动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得到了省级有关部门和各有关地市的鼎力相助,同时也打动了当地众多机砖厂的老板。货源、质量、价格、运输等一系列问题很快得到落实,并与有关方面签订了供货协议。

    省政府作出运往宁强灾区的水泥每吨补助80元的决定,西铁局对运往灾区的建材物资提出计划、配送、装车、挂运“四个优先”。咸阳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向宁强地震灾区供应重建物资工作协调办公室,为保证物资运输畅通,市交通、交警部门发放了500张 “灾后重建材料运输绿色通行证”,在柴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协调长庆石化和石油系统,为运输车队调剂柴油500吨,减免运砖车过路费。这一切,为宁强的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然而这十多天,蒋明庆却没有回过一趟就在西安、近在咫尺的家。

半年奔波解8年难题

    七月,三秦大地炙热烤人。在这片土地上,一场起关中、越秦岭、抵陕南的建筑材料大挪移拉开了序幕,同时也首开该地铁路运输机砖的先河。“从砖窑的一块块砖到装载上火车,从清点数量到检查质量,从装载人员组织到火车皮计划协调,每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一点不到位,影响全盘”这是一位参与建材采购的工作人员对建材调运的描述。

    从2008年7月4日14时开始,蒋明庆带领建材外购组工作人员,现场指挥,亲自动手,与咸阳市组织的400余名民兵预备役官兵一道,争分夺秒,紧张繁忙。烈日下,他挥汗如雨,尘土扑面,和装载人员一样衣衫被汗水湿透,满面尘垢,当天夜里,下起倾盆大雨,他浑身湿透,站台上的煤尘泥浆粘满了他膝下的裤腿,但时间不容他们休息片刻,终于提前20小时完成装载重任。

    7月6日上午11时18分,随着咸阳火车站站长一声发车令下,40节车厢、满载100万块建房用砖的“抢29602”次列车徐徐驶出站台。阳光下,当蒋明庆和他的同事们看到第一列满载建筑机砖的火车风驰电掣般奔向宁强阳平关火车站时,他们疲惫的面容上露出了灿烂而欣慰的笑容。

    此后的半年时间里,蒋明庆绝大部分时间在外奔波,既要组织货源,随时申报各阶段运输计划,协调各方关系,又要回到县上了解个乡镇对建材需求变化,还不忘纪检监察本职工作。一次,他在安乐河下乡检查重建进度时,发现个别农户不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房,当即责成乡镇予以纠正,回来后,立即召集相关只能部门,提出“一停二查三规范”,对全县农户重建进行规范,确保了建设质量。

    2008年10月8日下午,刚从西安回来的蒋明庆忽然接到报告:阳平关火车站附近有人故意阻挠外乡重建户进入车站,强行承揽卸车,蓄意抬高卸车价钱,双方僵持,导致三十多个车皮的机砖在车站积压。得到此消息,他立即会同公安、法院等部门人员前去调查情况。经过详细调查,掌握了个别人煽动滋事的违法事实,公安机关当场拘留了6名滋事者,并当场宣布了维持装卸秩序的8条纪律。自此以后,阳平关车站的建材装卸秩序井然。

    2008年12月,随着宁强县一批恢复重建重点工程陆续开工,特别是天津援建项目宁强县天津中学、天津医院等工程建筑材料由政府采购,全县对各种建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本省水泥已不能满足需求,为解此难题,蒋明庆远赴河南三门峡、新乡等地,跨省考察水泥市场、联系货源。截止目前,在蒋明庆的组织下,宁强外购建材工作组共组织运回机砖近4亿块,水泥2万余吨,钢材5000吨。他们组织的建材机砖比当地市场价格低3--5分钱,水泥每吨低100元左右,累计为受灾群众节省资金4100余万元,在半年时间里解决了需要8年才能解决的建材难题,有力地平抑了当地建材市场价格,减轻了受灾群众的经济负担,保障了宁强受灾群众恢复重建和灾后重建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只要你们有吃有住,我就安心”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全县24万受灾群众的安全越冬措施是否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落实到位,“房子修的怎么样?建房补助款是否都领到手了?灾区群众能否温暖过冬?”这些成了蒋明庆最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事情。入冬前半个月,正是建材需求最旺盛的时候,他无法回宁强,就在外地电话安排在家的副书记、监察局长马明华迅速组织重建资金到位及受灾群众安全越冬大检查,并三番五次叮咛检查要细要实。

    宁强县纪委按照蒋明庆的指示,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县纪委牵头,从监察、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20余人组成6个检查组,对全县受灾群众的越冬生活安置和建房补助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组织2辆受灾群众安全越冬检查督察车,到灾区巡回检查,现场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督促基层干部落实群众安全越冬措施。

    2008年12月20日,宁强下起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这一天,蒋明庆专程到燕子砭、广坪等地震重灾区查看农户建房进度。在广坪镇金山寺村,一位村民拉住他的手,眼泪汪汪地说“蒋书记,我可认的你,地震时你在这里两天两夜不睡觉帮我们搭帐篷,现在修房子又是你在关中给我们买的材料,真是太感谢你了!你咋的比原来瘦了呢?是不是太累了?”当他看到这里的重建户房屋已完成主体,有的已经住进去了,看到受灾群众这般的殷切和感激的热泪,看到他和他的同事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一砖一瓦正在变为温暖数万群众心田的场景,一贯坚强的蒋明庆忍不住泪盈双眼,“我没事,我没事,只要你们有吃的,有住的,我就安心啊!”

    危难之处显本色。地震发生后,蒋明庆身先士卒深入一线抢险救灾,在群众最危险、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奋不顾身,连续作战。中央纪委、监察部首批授予他“全国纪检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9年2月15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蒲城构筑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五道防线
下一条: 源头防腐的“陕西路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