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扶风古称周原,这里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丘陵山区,中部山前洪积扇和黄土台塬,南部渭河川道。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里,扶风源远流长,原始社会这块厚土上就有人类的足迹。以古公亶父、周文王、周武王为代表的周人在此经略发展,开疆拓土。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始设美阳县,唐贞观八年(634),改为扶风县,取“辅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风雨沧桑,时空流转,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穷的财富。《诗经》描述“周原膴膴 堇荼如饴”,意思是说,这片沃野上生长的野菜,吃起来也象饴糖一样甜美。“民之初生,自古沮漆”、“蒹蕸苍苍,白露为霜”,皆是古周原的景象。唐代诗仙李白留下“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交友要交扶风友,钓鳖要钓海中鳖”等千古绝唱。本县前秦才女苏蕙织锦回文《璇玑图》八百四十字,组成方阵,可读诗数千首。宋嘉祐八年(1063),时任凤翔通判的苏东坡,低唱浅吟《远爱亭》:“远望若可爱,朱兰碧瓦沟。聊为一驻足,且慰百回头。”
西周贵族的大量珍贵青铜器以墓葬、窑葬的形式在此保留下来,种类涉及礼器、乐器、兵器、酒器等,这些出土的文物,就像一幅画卷,生动再现了这块古老土地曾经的辉煌与成就,展示出扶风浓郁的西周文化地域特色。
这片热土人才辈出,“班马耿窦”四大名门望族是其历史民贤英才中最杰出的代表。据了解,东汉末期,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班家的班彪、班固、班昭、班超;马家的马服军赵奢、伏波将军马援、大经学家马融,威侯马超;耿家的列侯耿弇;窦家的安丰侯窦融、大将军窦滔,四大家族人才济济,为扶风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伏波将军马援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革裹尸成为激励无数将士保家卫国、驰骋疆场、奋勇杀敌、舍身赴死、建立功勋的座右铭。如今国内和世界各地很多马氏后裔来此寻根问祖,祭祀祖先。
扶风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更有智慧勤劳的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如今,这里已是陕西粮食的主产区之一,阡陌纵横的广阔大地,麦田翻滚生机盎然,果林片片迎风翘首摆枝,蔬菜大棚光鲜耀眼,优质的小麦、玉米、苹果等农作物成为扶风的“金子招牌”,让扶风人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每每和外人谈及家乡,知道的人会说那是个地灵人杰的地方;遇着不知道的,我会向他谈起扶风后稷教稼、周公吐哺、马融讲经、苏惠织锦、青铜之乡、佛家圣地的历史和故事,语气中会情不自禁地流露一些自豪和陶醉。
(2011年7月10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