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咱家里人
打印

 

    “大哥,你家的粮食直补领到手了吗?大娘,你的养老保险能按时领到手吗?”近日,陕西省南郑县阳春镇来了这样一批人: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闲时就与村民倾心交谈,并不时在本本上记录着。

    他们都是汉中市纪委、监察局的干部,正在参加“三问三解”干部下基层活动。今年3月以来,该市纪委、监察局在机关干部中开展这一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听说活动中纪检监察干部为群众办了一批好事实事,记者前去探个究竟。 

    扎根乡村察民情

    领导班子成员全年下基层驻村不少于2次,时间不少于2周;其他干部轮换驻村,每批次不少于30天;新提拔干部不少于60天;新录用干部不少于90天;副科级以上后备干部不少于60天。

    汉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贺书田向记者介绍,为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市纪委、监察局成立由他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并提出多项具体要求。

    记者翻阅方案,看到这样几条规定:驻村干部要自带铺盖住到农家,不允许早去晚回、往返“走读”;在农户家吃派饭,每天按照标准交纳20元的伙食费;将干部驻村开展工作情况纳入年底个人考核,与评优评先、提拔使用挂钩。

    据了解,首批11名驻村干部3月19日变出发进驻阳春镇,成为当地村民口中的“咱家里人”。白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促膝交谈、并肩劳动,全面了解民情民意,宣讲惠农政策。晚上,他们查阅资料、整理笔记、相互交流驻村感受。活动开展以来,驻村干部已走访460余户农家。

    倾注真情解民忧

    “多亏了市纪委驻村的干部,他们短短几天就帮我们解决了自来水入户问题。”在阳春镇泉西村,村支书张长记对记者说。

    由于施工单位和个别村民没达成一致意见,泉西村的自来水主管道建成半年多,却一直没有入户,村民只能干着急。驻村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天便积极协调镇、村以及施工单位共商解决办法。三天后,全村人便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驻村干部在活动中真情倾听民声,真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截至发稿时,共帮群众解决就医治病难题6个,化解矛盾纠纷11起。在此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察局还在机关干部中开展结亲帮扶活动,规定县级以上干部每人至少结对所包联村组范围内的3户困难群众,其他干部每人至少结对帮扶2户困难群众。截止目前,已明确帮扶对象120户。

    危难时刻冲在前

   “要不是市纪委下派干部及时发现火情,迅速带领我们灭火,损失肯定远远不止这300亩。”泉西村的村民指着村外山上那片前不久刚刚着过火的树林对记者说。

    3月25日,当地气温飙升至摄氏26度。下午1点31分,正在王合村走访的市纪委干部任涌发现邻村泉西村的山上浓烟滚滚,便急忙给派驻泉西村的市纪委干部室主任高宏元打电话。

    得知消息,高宏元一面疾步上山,一面迅速通知泉西村党支部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以及镇政府,并电话通知市纪委派驻泉西村的4名干部立即上山救火。与此同时,正在王合村驻村走访的市纪委干部唐恒兵、张海燕等也带领干部群众迅速赶往火灾地点。

     “恒兵,你带人从西面上山,我带人从东面上山,灭火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员安全,万一有事,赶紧组织大家撤离!”高宏元边向山上冲边急急安排。

    记者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当时的救火画面:在扑救过程中,有多次救火经历的市纪委干部刘平一边奋力灭火,一边大声的呼唤身边同伴注意风向确保人身安全。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紧张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

 


上一条: 蒲城“阳光分配”保障房
下一条: 王益新任干部“两试一诺一警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