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民主化、监督长效化、服务人性化为抓手,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大力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听着一阵阵欢声笑语、看着一张张写满幸福的脸庞……阳春三月,笔者慕名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切身感受到秦都区委、区政府和区纪委围绕创建文明和谐社区,不断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气象。
“不是儿女,胜似儿女!”
76岁的吴宜媛大妈和老伴都是咸阳市地矿院的退休老干部,因为子女在外地工作,生活上有个头疼脑热,全靠社区干部热心照顾。
今年2月14日,社区干部华渭平、袁琴特意给她和老伴过了“情人节”。当接过巧克力、玫瑰花和“情侣围巾”,听着“直到老的哪都去不了,我依然是你手心里的宝”的浪漫歌曲,吴大妈和老伴都感动得泣不成声。现在,她逢人就说:“社区干部不是儿女,却胜似儿女!”
秦都区在各社区开展了“察民情、访真情、献爱心”民情大走访活动,把每个家庭的情况都纳入“爱民信息库”,不论谁家电视坏了、马桶堵了、窗玻璃破了,只要一个电话,社区的同志都会前来解决。
在一次暴雨过后,任德宝老人家院子里积了一大摊水排不出去。他给居委会打了个电话,只用了五分钟,社区干部文朋就火速赶到。头顶烈日、赤脚光膀地干了半个小时,文朋就把积水排得干干净净。任大爷敬的烟一根也没抽,送到手的西瓜也一口没吃,他就悄然离开。
群众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社区居住的困难群众比较多,我们必须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这是秦都区几位领导的共识。
为确保每一笔惠民资金都公正、公开、公平地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秦都区45个社区都挂牌成立了居民监督委员会,代表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
2011年8月,渭西办七里铺社区某国有企业在给无业无退休金60岁以上老人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时,工作人员碍于人情,将44名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退休人员列入补助范围,在社区进行一周时间公示时也没人提出异议。但监委会成员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事情真相后,又重新到该企业进行调查核实,并建议居委会对虚报冒领等违规现象进行彻底纠正。
80岁的赵芳娥大娘,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她独自一人生活,消息闭塞,不知道国家对无工资老人进行生活补助的政策。社区监委会在研究确定补助名单时发现没有赵大娘,就主动上门,不仅帮助她补办了基本养老金手续,还特事特办地向上级民政部门申请,每月给赵大娘发放300元低保金。
让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
针对社区居住的单位多、人员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秦都区45个社区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被陕西省委组织部表彰的建设路社区党支部制定了《居住社区党员干部廉政公约》,分发到5000多个党员干部家庭,与社区在册27名在职副科级党员领导干部签订《8小时以外廉洁守纪责任书》,还每年开展两次党支部评议党员、党员评议党员和群众评议党员的“三评三议”活动,对在职党员在社区公共服务、义务劳动、邻里关系、廉洁自律等方面,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档次,做出廉政勤政鉴定,交给所在单位党组织,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为了发挥退休党员的积极性,各个社区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建立起共产党员先锋驿站,分别成立应急服务队、社会治安巡逻队、邻里关系调节队、环境卫生监察队、廉政文化宣传队,使大家真正做到老有所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社区发挥人生余热。福安路社区76岁的老党员张兴元,擅长书写绘画,从担任社区黑板报宣传员以来,帮社区每月办一次黑板报,没领一分钱报酬,却风雨无阻坚持了8年时间,从未中断过。
74岁的老党员孙岚娥,在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中,发挥自己擅长歌舞的特长,连续十年义务组织社区群众排练健身操、集体舞和廉政节目。如今,孙大娘虽然年龄大了、腿脚不便,但只要社区搞活动,她总是提前10分钟到场,大伙儿形象地说:“孙大娘就像一面党旗,永远在我们眼前飘扬!”
亮点剖析
解群众难 聚干群心
秦都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惠碧仙
在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以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为切入点,注意在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实践证明,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只要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有机结合,坚持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社区就一定会呈现党风正、民心合、事业兴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