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勤廉新风惠万家
打印

 

近日,居住在陕西省西安市银河坊社区的李朵准备前往社区办理计生指标和医保手续,但又担心因为工作人员不在而白跑一趟,于是提前打电话咨询。让她没想到的是,接电话的社区干部告诉她,现在推行了“全能工作制”,社区干部也可以帮她办医保,并告诉了她需要准备的材料。

为了让居民少跑路,用最短的时间办完所有业务,新城区太华路街道推行“全能工作制”,要求工作人员跨岗、兼岗,实现工作人员全部业务都能干、群众的事随时来都能办,该社区居民在办理业务时再也没有遇到因为专职工作人员不在而出现无法办理的情况。这是新城区深入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缩影。

“三到位”——让党员干部有担子

“以前,总以为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都是领导机关的事儿,与基层社区无关。自从全区建立起党风廉政建设考评机制后,社区党员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目标,廉政勤政意识明显增强!”提起社区大力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解放门街道红星社区党支部书记郑珂深有感触地说。

新城区通过抓宣传教育、组织建设和任务分工,确保社区党员领导干部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迅速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向了快车道。

该区分级修订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工表》,区、街道、社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把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确保责任到位。设立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政内容的文艺演出、廉政法规知识竞赛和廉政主题理论研讨会等活动,在全区形成了“事事讲廉、处处倡廉”的良好氛围,确保干部认识到位。建立了以驻地单位代表为主体的辖区党风廉政建设联系协调委员会、以街道与辖区内基层站所为主体的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以居民为主体的党风廉政建设群众督查小组,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网络,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建制度--让人民群众来监督

去年7月,因为无法忍受小区隔壁一家公司产生的噪音和粉尘污染,咸东社区咸宁花园小区的业主将此情况反映到社区居民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社监会”)。接到市民反映后,社监会立即开展调查并于8月举办听证会。在市、区环保等部门的支持和社监会的积极协调下,该公司最终拿出150万元专门治理污染,将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下,粉尘排放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以实用、管用、好用为目标,新城区积极探索建立社监会制度,对社区党员干部、社区房屋拆迁、居民保障性住房、民政救济、低保户核定和社区资源性收入等情况开展全方位监督,充分保障广大群众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除了社监会制度,新城区还在各社区普遍推行党务、居务和财务 “三公开”制度。近年来,全区共公开事项1020件,其中群众点题公开事项438项。每年年终,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都要作述勤述廉报告,接受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委员会成员和居民代表的评议。此外,该区还建立社财街管监督制度,仅去年一年就纠正了75笔共计15700元的不合理开支。

抓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走进新城区西一路街道民乐社区,300多平方米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在大厅显著位置设置党务公开栏、居民公开栏、服务指南。群众找什么人、办什么事、程序是什么一目了然。前来办事的居民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对党的工作不了解,现在很多工作都在社区党务公开栏公布出来了,想知道的事情也都能看到。”

社区服务与民生问题紧密相连,服务质量好不好,关键要看党员干部作风实不实。为此,新城区积极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打造“十分钟便民服务圈”。

该区为群众发放了“社区连心卡”,哪家居民有难事,只要打个电话,就有人前来排忧解难。实行错班工作制,合理安排人员,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

新城还构建了以区级为龙头、街道为骨干、社区为基础的三级服务网络,先后为群众提供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等10大类62项便民服务。2010年以来,街道社区服务站共为社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1.1万件,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7%……

固本强基 维护民利

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我们通过抓宣传教育、抓组织建设、抓责任分工,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以规范社区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和创新实用、管用、好用的制度,保障了广大群众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利益。此外,为了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教育引导社区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新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贺瑞林)


上一条:西安培训基层纪委书记
下一条:陕西省纪委监察厅内外兼修积极履职纪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