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来的便民措施
打印

 

“以前申请过低保,村干部认为我不符合条件,就不了了之。”5月23日,记者来到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王益乡新城社区采访,当问到申请低保的事,该社区的阎某告诉记者,“现在申请低保很方便,工作人员的态度也非常好!”

记者从交谈中得知,阎某今年40岁,心脏不好,不能干重活,平时靠打零工供孩子上学,还要照顾多病的老母亲,一家三口的日子比较艰难。4月中旬,听说现在可以自己去乡便民服务中心申请低保,她就去了。

阎某4月23日到乡便民服务中心提交了申请。没想到才过几天,有关工作人员就来到她家里核实情况,并走访了乡邻,这让她看到了希望。

“只要认为自己符合申请低保等民政救助事项,不用经过村,直接可以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去申请。”铜川市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左江龙介绍,“群众提交书面申请之后,就不用操心了,因为之后每一个环节都在市、县(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全程监控之下。”

这一便民措施让群众办理民政救助不再难,它的缘起却得从一个案件说起。

记者跟随市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铜川市纪委。市纪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6月,市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举报印台区红土镇副镇长谢某为其亲属非法办理低保、大病救助。接到举报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瑞峰当即要求进行查办。

经查,谢某利用职务便利,通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为其亲属骗取国家财政资金69400元。2015年1月6日,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谢某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其他相关责任人也分别受到处理。

铜川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张龙告诉记者:“以前办低保都是村集中报送,存在暗箱操作空间,不但可能涉及权钱交易,还让困难群众的生活雪上加霜。对这类问题,我们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这起案件发生后,铜川市在全市干部职工中开展配偶父母子女“吃低保”专项报告活动。

4月15日,铜川市发布公告,规定从4月20日起,全市城乡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4项民政救助事项,只要带上所需的资料,可直接在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民政(救急难)窗口申请办理。


上一条:坚决守住纪律规矩的红线
下一条:监督执纪不能“头重脚轻”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