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基层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实践中,陕西省大荔县纪委监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监督的决策部署,通过强化“两个责任”落实、构建协同监督格局、加大监督保障力度,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实在基层、具体要求落实到基层。
锚定“两个责任”靶向发力。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协助党委修订完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认真执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组织基层党委(党组)书记向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述责述廉;督促“一把手”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单位负责人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把谈心谈话、监督谈话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日常监管的重要举措,层层压实责任。扛牢监督责任,结合县域实际深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态状况,向县委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为县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建立深化政治监督工作机制,每月印发监督工作清单,逐一建立问题台账,动态跟踪整改,形成“派单、监督、整改、‘回头看’”的监督闭环;建立日常监督常态化、专项监督制度化、抓早抓小精准化的监督机制,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时间节点,督促各部门单位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行业部门作风和民生问题短板,围绕加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认真排查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制定防控举措,强化监督管理。
构建“协同监督”工作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基层监督的组织领导、统筹推动、检查落实,实现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深化运用“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形成“以党风政风监督室综合协调、分析研判,纪检监察室贯通衔接、督促指导,派驻机构嵌入监督、全程跟进”的专责监督体系,发现问题及时移送,重点案件协作处置。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协作的原则,出台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协作片区工作办法,建立“纪检监察室牵头、镇(街道)纪(工)委、派驻机构协同落实”的工作模式,县纪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协作区重点案件办理情况,强化对重大案件的领导,提升基层单位审查调查质效。充分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搭建监督平台,完善纪检监察监督同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作机制,建立问题线索移送、信息互联互通、监督成果共用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衔接顺畅的监督格局。
强化“监督保障”提效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上级交办转办、巡视巡察移交、职能部门移送等问题线索处置情况,找准问题背后的责任缺失、制度短板、监管漏洞,推动问题整改与开展专项治理、完善建章立制、推动改革创新相结合,将制度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行为。深化以案促改促治,透视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全面检视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环节风险点,精准研提纪检监察建议,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以案促改工作指引,推动实现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教育引导协同联动。强化监督成果运用,构建“监督检查—问题整改—考核问责”闭环机制,对案发单位制定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及验收标准进行把关,跟踪整改进度,定期对整改成效进行“回头看”,对整改不力或同类问题反复发生的单位进行“一案双查”,确保问题查摆、剖析、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