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各专题网站>>陕西廉政文化精品库>>图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研究>>正文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    资料来源: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11年。

[3]《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4]《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5]《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7]《江泽民文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

[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2010年12月29日,新华网。

[9] 贺国强:《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实践成果和经验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求是》,2010年第13期。

[1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

[1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12] 贺国强:《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人民日报》,2011年6月27日。

[13] 王沪宁:《反腐败——中国的实验》,三环出版社,1990年4月版。

[14] 李玉赋: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考与探索,人民网-理论频道,2009月28日。

[15] 郭永平:《创新村民监督制度 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求是》2011年第8期。

[16] 郭永平:《加大制度执行力强化制度约束力》,《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4月26日。

[17] 任建明、杜治洲:《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 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 李成言:《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0] 毛昭晖:《中国行政效能监察:理论、模式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 李景平:《官场生态断裂致劣官驱逐良官》,《检察日报》,2007年07月31日。

[22] 邵景均:《新中国反腐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23] 李景平: 《廉政文化潜移默化效果初显》,《检察日报》,2009年1月4日。

[24]杨小平:《关于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新华网,2009年11月24日。

[25] 郭惠芳:《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中国监察》2009年第15期。

[26] 严强、张凤阳、温晋锋:《宏观政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7] 徐家林等著:《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史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版。

[28] 刘虹、董秀芬编著:《效能监察》,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

[29] 贾玉英等著:《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30] 彭吉龙主编:《效能监察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

[31] 中央纪委宣教室编:《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简论——纪检监察业务简明教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

[32] 庄德水:《利益冲突视角下的腐败与反腐败》,《广东行政学院》2009年第12期。

[33] 孙晓莉:《国外廉政文化概略》,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

[34] 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5]〔美〕戴维R汉普顿:《当代管理学》,新华出版社,1986年。

[36]〔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 ,2001年。

[37]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54页。

[38] 徐家林等:《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史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39] 吴传煌、刘录开:《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40] 徐家林等著:《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史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版。

[41] 南纪监:《非公经济领域防治腐败初探》,《方圆》,2011年第3期。

[42] 李星文:《不可坐视中介组织沦为社会腐败主体》,《北京青年报》,2011年5月1日。

[43] 金世国 彭志新 文顺福:《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纪检组织建设的思考》,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2011年7月18日。

[44] 楚文凯:《关于借鉴国外防止利益冲突做法的思考》,《中国监察》,2006年第14期。

[45] 李松:《18名“问题富豪”入狱,非公经济组织反腐利剑出鞘》,《瞭望》新闻周刊,2011年2月21日。

[46] 郝宗友、崔利民:《村民监督委员会实践与思考》,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47] 谢光辉:《“反腐倡廉建设”概念初析》,《中国监察》2010年第16期。

[48] 徐喜林:《简议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09年9月7日。

[49] 郭兴全:《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群众利益》,《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5月3日理论版。

[50] 郭兴全:《有章不行、违章不纠是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光明日报》2006年7月10日第六版。

[51] 辽宁省纪委、监察厅 辽宁省中小企业厅:《非公经济领域防治腐败工作调查与研究》,《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1年8月19日。

[52] 黄宏、张德良:《非公经济领域腐败滋生 民营企业反腐利剑正悄然出鞘》,《浙江日报》,2011年4月28日。

[53] 包国宪等:《兰州试验: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新探索》,城市管理,2005年第3期。

[54] 周志忍:《效能建设:绩效管理的福建模式及其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1期。

[55] 柯雄、肖红:《公共权力异化的利益诱因与道德制约》,《前沿》,2004年第11期。

[56] 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上一条:后 记
下一条:第十三章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顶层设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