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面对面】第⑫期·沣东新城纪委:创新“开发区+行政区”体制下的纪检监察工作模式
打印



一直以来,开发区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4年正式设立的西咸新区是我国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其核心组团之一沣东新城从成立之初就在“开发区+行政区”的体制下,全面承担了区域的开发建设和民生社会事务管理。

相比传统开发区,他们探索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机制、新模式,实现对公权力监督和反腐败全覆盖、无死角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

由中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陕西省监察委员会联合陕西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的《纪委书记面对面》,本期邀请中共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洪武(右)走进直播室,介绍他们在探索创新托管体制下纪检监察新机制、新模式过程中,创新工作方式,开展执纪监督问责的情况。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是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中成立最早、距离西安主城区最近、发展基础最好的区域。目前,共托管原西安市未央区建章路街道、三桥街道,长安区王寺街道、斗门街道及咸阳市秦都区沣东街道5个街道,下辖71个行政村、57个社区,常住人口约32万人、流动人口约19万人。

全新的“开发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下,沣东新城的党风廉政建设除“开发区”本身及“开发建设”领域外,还要全方位覆盖街道、农村(社区)各层级,涵盖民生保障、社会事务、执法管理各领域。同时,又区别于行政区体制,党风廉政建设要按照开发区融合行政区新模式运行,人少事多任务重,监督点多面广。

目前,全区共有纪检监察干部67人,按照机构“大部制”和人员精简高效的要求,沣东新城纪委不断优化内设6个室设置,选优配强18名工作人员,加强对街道纪工委书记、副书记的管理,统筹推动全区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立案366件,党政纪处分356人次,移送司法10人,挽回经济损失7600多万元。强化风险防控。要求各单位对涉及管人、管钱、管物的重点岗位、重点人开展拉网式排查,实行负面清单监管,把风险防控做细、做深、做实,提升常态监督精准化水平。累计梳理部门风险防控措施847个,个人风险防控措施646个,确保廉政防控不留死角。

在“大部制”的实际和要求下,沣东新城纪检监察机构人少事多任务重,监督点多面广,自身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全区纪检干部提出了六个“三”的基本要求。

六个“三”

培养三种情结

基层情结、百姓情结、员工情结

克服三种现象

过得去、随大流、想当然

强化三种作风

在现场、面对面、敢负责

提升三种能力

能讲、能写、能查案

完善三种工作要求

每项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

实现三个基本满意

执纪审查回复上级、警示效果、查案人员基本满意

党委安排到哪里 纪委监督必须到哪里

2018年5月以来,省、市纪委持续加大巩固拓展“五项重点”工作,包括: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沣东新城纪委聚焦“三场攻坚战”和重点工作,坚决做到党委安排到哪里,纪委监督必须到哪里。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沣东纪委先后制定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执纪问责实施方案、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机制试行办法等10余项工作制度。把扫黑除恶与基层反腐结合起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联动,对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双向移送,严查严办,快查快办,全面落实“一案三查”工作要求。

通过入户走访、三进三查、信访接待、转办件研判、相互移送等多种形式,抓好涉黑涉恶问题线索摸排。先后组织召开问题线索核查及分析研判专题会议30余次,对2016年以来的问题线索和信访件大核查、大起底,共起底问题线索404件、信访件763件,翻查涉嫌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线索99件,完成翻查处理96件,立案处理10件。

截至目前,沣东新城纪委共查处“保护伞”2人,党纪政务处分18人,组织处理29人,向职能部门下发提醒函3份,以案促改,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


上一条:【纪委书记面对面】第⑬期·未央区纪委:蹄疾步稳改革 忠诚履职担当 努力打造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未央...
下一条:【纪委书记面对面】第⑪期·杨陵区纪委:扎密笼子 勒紧缰绳 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