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秦晋蒙三省(区)交汇的重要节点,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和黄河“金三角”美誉。全县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辖14个镇、172个行政村、17个社区,常住人口25.53万人。府谷县是全国百强县、西部十强县,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直管县试点和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
近日,《秦风热线》“纪委书记面对面”系列融媒访谈邀请中共府谷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高京走进直播间,就府谷县纪委监委“持续推进作风建设 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情况与听众、网友进行了交流。

中共府谷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高京(右)
主持人刘圆圆(左)
府谷县在推进作风建设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府谷县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从集中整治“四不一任性”(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和任性用权)问题,立足县情实际制定“禁酒令”等改进作风“十条措施”;到全县开展“转作风、树形象、优环境、促发展”十大行动,持续推出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全面推进移风易俗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再到深化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创新意识和钉钉子精神,以小切口推动作风大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2023年,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住房、营商环境、粮食购销、物业服务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等8个领域专项整治,已监督整改问题125个,立案查处25件、处分33人。比如在乡村振兴领域,监督农业农村部门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累计清收合同4009份,涉及金额13.86亿元。先行先试开展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工作,全面升级了“互联网+村务公开”平台,录入农户信息10.762万个,公开村务信息1584条;同步巩固“村级基本存款账户”和“小微权力监督”制度,通过强化培训、精准指导、健全制度、总结推广,筑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同时,对近年来乡村振兴领域巡察、审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和“大起底”,着力防范基层治理廉洁风险和腐败问题。在教育领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对全县教育大会部署的高质量发展与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重点监督;针对实际问题,监督教育部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法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消除风险隐患,筑牢坚实防线;持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补课、有偿补课问题,监督教体部门查处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9起。在住房领域,监督住建部门建立4个小区1014套房屋解决“办证难”问题台账,已确定其中3个小区处置措施,按程序逐项推进化解。在物业服务管理领域,监督住建部门对全县有物业企业服务的54个小区进行全面排查,反馈问题34个,下发整改通知书13份,约谈物业企业负责人16人次,对3家服务不达标物业服务企业立案。对“县长信箱”中群众反映集中的物业问题进行梳理比对,跟进开展重点监督,坚决查处物业管理服务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府谷县持续推行“禁酒令”的有关情况
2021年9月,县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公职人员工作日24小时内和节假日值班、执勤期间一律禁止饮酒”后,全县上下闻令而动,党员干部带头,公职人员全覆盖签订《禁酒承诺书》,做到人人知悉纪律要求、人人作出守纪承诺、人人自觉接受监督。县委常委会研究审定《监督处理实施细则》,对十条纪律规定的监督范围、监督处理方式、监督处理情形、追究措施和监督措施进行细化明确,将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县属国有企业所有在职公职人员,派驻国有控股企业或参股企业的本县公职人员,以及借调(挂职)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见习生、临聘人员全部纳入纪律约束和监督范围。
实行“禁酒令”有奖监督举报制度,府谷县纪委监委设立两部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凡举报本县公职人员违反“禁酒令”规定经查证属实的,对举报人给予相应奖励,奖励资金由县级领导自愿认捐。“禁酒令”监督检查不影响经营场所正常经营活动,不采取“地毯式”“运动式”检查。县纪委监委配套制订“禁酒令”监督举报受理处置工作细则、奖励资金管理使用细则,有力保障了制度执行。


抓作风建设、促营商环境具体举措
持续用力纠“四风”树新风,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坚决纠治反复性顽固性、改头换面、隐蔽隐性问题,坚决斩断“四风”背后的利益交换、围猎腐蚀。2023年1—6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起,党纪政务处分7人。
深化认识和充分发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在“三个年”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
紧盯能源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骨干项目,机场建设、高标准农田、新能源转型等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特别是年度计划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下沉力量主动开展专项监督。监督行政部门牵头实施办事便利度提升、项目审批提速、企业服务提质、政务服务提标、市场主体满意度提高、监管执法提效“六大专项行动”,府谷“加减乘除同步走”项目审批做法经验入选全省复制推广案例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走好线上线下群众路线,县纪委监委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及6个分中心,同步运行“码上监督·马上就办”线上监督和满意度评价平台,梳理评价信息5298条,处置投诉举报13件,对不满意率超30%的3个窗口责令整改。同步推进“县长信箱”办理工作与党风政风行风监督衔接;县纪委监委通过召开“社区书记评部门作风座谈会”,收集基层反映部门作风问题46条、群众反映相对集中问题51条、社区服务群众短板33项、各类意见建议65条,经梳理研判,对群众关切的公交车票价问题、自建房高价水电暖问题、小区物业服务管理问题、社区基层组织“减负难”问题等开展专项调研,将通过监察监督等措施推进解决问题、办好为民实事。
坚决查处项目招标投标、市场主体监管、社会保险经办等方面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对案件查办中发现涉嫌违规违法参与招投标的企业及代理机构问题线索,分批书面移交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巩固“转作风、树形象、优环境、促发展”专题活动成效,建立重点行业部门215名科(股)室单位及负责人信息库,加强对政务服务、行政执法、审批管理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会同统战部、工商联推进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着力整治“科长(股长)现象”。
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作风不改进不放过、线索不查处不放过、制度不健全不放过。县纪委监委开发专项整治“码上监督”举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多轮次宣传,线上群众浏览量达3.2万人次,线下督促各专项整治领域在重点部位张贴“码上监督”二维码480余份,目前已收到有效举报156件,以清单形式移交职能部门立行立改70件,交办督办单反馈职能部门25件。在近两年的持续整治中,监督责任部门自查自纠问题591个,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督促整改问题285个,查处典型问题171起,推动完善制度162项、公布成果32批次,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府谷县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目标,全面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狠抓能源保供、产业转型、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重要任务,全力以赴扬优势、补短板、强基础、增动能,以勇立潮头、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推开了事业发展新局面。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1亿元,增长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09亿元,增长12.8%;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2.83亿元,增长29.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677元、19499元,增长5.3%和7.2%;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西部十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位列全省首位,包揽全市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资争项工作先进奖项。
2023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0.8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36.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6亿元。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74个,总投资664亿元,年度投资297.3亿元,目前开工率达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