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突出“广”“新”“活”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打印

近年来,榆阳区纪委监委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建强阵地、拓宽载体、丰富活动、深化教育的思路,进一步提升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为促进全区干部勤政廉政、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廉政文化阵地,突出一个“广”字。区纪委在廉政文化阵地建设中坚持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思路,不断拓展廉政文化领域,有效提升了廉政文化影响力。通过赴宝鸡、商洛等地考察,积极吸取其他县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认真梳理、总结、谋划,在全区各乡镇办事处、村级社区均建成廉政教育室。同时,强化精品意识,学习借鉴鄂尔多斯市委党校先进经验,对区委党校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布置,建成了一个声、光、电容为一体的先进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逐步完善四条线路的阵地建设,形成东有大河塔,南有上盐湾镇、鱼河峁镇,西有芹河镇、红石桥乡,北有小壕兔乡、孟家湾乡的重点廉政文化教育阵地辐射带。实现区、乡、村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全覆盖,形成教育有阵地、学习有场所的浓厚廉政文化氛围。

廉政文化宣传载体,突出一个“新”字。为了使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区纪委狠抓廉政教育工作,拓展载体,灵活形式,丰富内容,使廉政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充分利用自办的《榆阳清风报》开展“廉文荐读”和“我读廉文”活动,坚持每期推荐一篇反腐倡廉优秀文章并及时宣传报道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动态,为全区各级各部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截至目前,编印《榆阳清风报》10期;为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要求,改版升级“榆阳清风”网站,使版面外观简洁明快,以“蓝、白、红、黄”为主色调,突出廉政文化渲染;开通“榆阳清风”微信公众号,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第一时间发布中省市区党风廉政建设时政要闻,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弘扬廉洁文化,截至目前,共发布各类信息120条;利用榆阳电视台,积极宣传党风廉政相关报道,每个乡镇办事处每年至少宣传报道一期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内容,展现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创办“纪检监察手机报”,以彩信方式,每周向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发送廉政手机报,内容设置有“廉政文苑”、“廉政要闻”、“榆阳廉情”等,让广大党员干部时时受到廉政教育,做到防微杜渐,警钟常鸣,目前,共发送32期。借助各级媒体提升宣传效果,制定《榆阳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信息宣传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党风廉政宣传工作的意见》,采取每周向省、市媒体最少投5篇稿件的办法,加大向各种媒体的投稿力度,扩大廉政文化宣传面。目前,被国家级媒体采用3篇,省级媒体采用30篇,市级媒体采用110篇,在广播电台播出宣传报道11次。

廉政文化活动,突出一个“活”字。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将鲜活的廉政文化作品呈现在群众身边,组织“榆阳区廉政文化下基层”活动,以歌曲、舞蹈、小品等形式,将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成就展现在群众面前;为进一步向基层渗透廉政文化氛围,部分乡镇组织廉政文化小分队,将廉政小品、秧歌带到学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充分利用农村集会,通过陕北说书、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将廉政思想送到百姓身边;发挥“榆阳小剧场”作用,编排《余子俊》、《勤廉干部》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向群众展演;开展“榆阳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廉政书画展”活动,组织1300余名党干部参观,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廉政文化品味,渗透廉洁意识。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廉政说书12场次,播放廉政纪录片《焦裕禄生命的最后53天》21场,利用“小剧场”演出廉政小剧20余场,组织廉政文化作品下基层活动1次,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渗透了廉政思想,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作者系榆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上一条:汉阴县:多措并举弘扬廉政文化
下一条:旬邑县:创新形式传承马栏精神 丰富内涵弘扬廉政文化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