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高悬 震慑常在——记城固县巡察工作
打印

自2017年启动巡察工作以来,城固县委突出政治巡察和政治站位,在工作重点上再聚焦、内容上再深化、方式上再创新,坚持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巡察的主要任务,切实发挥了巡察“尖兵”“前哨”作用,保持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高压态势。

厉兵秣马“磨好剑”。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城固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县委巡察机构,加强对全县巡察工作的统筹领导。以“能力经验+年龄结构+专业搭配”为原则,组建巡察人才库。其中,巡察组长库由30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和36名纪委派驻纪检组长组成。巡察人员库由财政、审计、组织、人事等部门业务骨干及纪检干事90人组成。与此同时,邀请市县巡察专员对全体巡察干部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听取参加过巡察工作人员的经验介绍,提高巡察干部们发现问题、分析判断、谈话及综合协调等能力,以此强化巡察队伍,配强巡察力量,夯实巡察基础,推动巡察工作取得实效。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先后组织业务培训6次,开展座谈交流20次,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听取巡察专题汇报9次。

精准定位“巧挥剑”。结合城固实际,制定了《巡察工作手册》《中共县委巡察机构管理制度》《中共城固十五届县委巡察工作规划》和《巡察工作流程》等相关制度30余个,切实明确巡察任务、方式和巡察人员的工作纪律、职责。同时强化问题导向,实施靶向巡察,不断提高巡察的针对性和精准度。通过采取“谈、听、看、评”等多种方式,创新组建机动巡察组对村、社区开展巡察全覆盖,坚持做到“四个突出”,即突出政治巡察,突出纪律巡察,突出专项巡察(“扶贫领域”“扫黑除恶”“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发现基层存在的各类问题。截至目前,19个巡察组101名巡察干部共巡察20个部门,5个镇办,共征询意见、问卷调查2041人次、民主测评2269人次、个别谈话1086人次,受理群众来访、来信、来电60人次,走访群众291户,查阅资料5340余卷,召开座谈会86次,发现问题343个。

瞄准靶子“击要害”。县委巡察办对巡察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及时报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建立巡察问题线索台账,分类移送相关部门,实行一对一交办,分单位建立“巡察反馈台账”“移交线索处理台账”。根据被巡察单位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和其他部门巡察移交线索处理情况,及时跟踪、督办督查,有效避免了问题线索“遗漏”或“积压”,对巡察发现问题“条条线索有结果,个个问题有回音”。为加快问题的整改和问题线索的督办力度,县巡察办加大协调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力度。通过加强沟通,及时会商,快办快结,切实推进巡察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和问题线索的查办。前五轮巡察共发现问题线索67条,已移交67条,办结67条,办结率达100%。

标本兼治“亮利剑”。充分发挥巡察的“利剑”作用,发现被巡察单位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廉政建设”六方面的问题,要求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要结合巡察反馈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剖析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完善制度,确保巡察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按照县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要求,在反馈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报送党组巡察整改工作方案;在反馈之日起两个月内,分别以党组和党组书记个人名义向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整改情况,确保巡察整改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巡察组会同巡察办适时开展“巡察回头看”,对落实整改不力的坚决追责问责,做到“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力求巡察工作取得实效。自启动巡察以来,对发现的问题,统筹考虑“时间节点、问题性质、认错态度、群众口碑”等四个要素。截至目前,已对25个被巡察单位进行巡察情况反馈,对13个被巡察单位开展了“巡察回头看”,五轮巡察共反馈问题343个,已整改185件,正在整改

158件,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建议60条,完善党建、财经、审批等方面制度30项。


上一条:商州区:加强监督严查快处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下一条:纪委“直接监管”改革 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安康市推行镇纪委直接监管村监会业务工作改革纪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