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户”何录业家终于通电了。
今年4月,榆林市横山区纪委督查组在脱贫攻坚工作督查中发现,横山区雷龙湾镇魏沙沟村村民何录业一家返乡回家后,因原居住地无法居住,在距离村庄较远的自家荒地上新修了两间房子,由于距村子较远,用电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生产生活大受影响和制约。
“何录业不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但确实生活困难,算‘边缘户’。”雷龙湾镇政府负责人介绍。
随后,督查组向雷龙湾镇政府下达了整改督办单。
“随后几次回访中发现事情始终未能取得理想的进展。原因是这一户人家通电的费用太高,不管是镇财政还是供电部门,都没法独自承担。”横山区纪委常委赵广云道出了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的原因。
从所承担的工作职能来说,事情进行到这里,似乎和纪委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但横山区纪委的工作人员,却主动“揽事”,直接介入到此事的处理中。
6月29日,赵广云与区脱贫办、雷龙湾镇及供电部门相关负责人,就此事进行磋商,并最终达成一致:供电部门拿出一台此前被替换、但经维修后仍可使用的变压器,雷龙湾镇拿出3.5万元购买电线杆、电线瓷瓶及相关配套材料,并负责协调施工过程中村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三天时间解决了该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很多群众认为,纪检监察干部是‘监督干部的干部’,因此愿意给予我们更多的信任。”赵广云说,“履行职责需以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中心,也需调动起工作队和扶贫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今年是横山区脱贫“摘帽”年,围绕这一工作大局,横山区充分发挥巡察监督作用。在为期45天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中,区委巡察组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328个,其中扶贫政策及主体责任落实方面3个、扶贫领域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使用方面27个、扶贫领域工作作风方面53个、精准扶贫脱贫方面244个、扫黑除恶违规违纪问题1个,共下发督办单84份,边巡边改207个,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28件。
通过对主业主责的常抓不懈,横山区干部作风有了极大改善与提高。而纪检监察干部对一些职责之外“副业”的主动介入,也暖了群众的心。
“是我自己没了解清楚政策,我对你的答复很满意,对给予我的帮扶措施也很满意。”说话的人叫李怀斌,家住横山区殿市镇,是精准扶贫对象。横山区纪委在殿市镇督查脱贫攻坚工作,随机抽取了李怀斌的档案资料,通过电话向其核实家庭基本情况及对脱贫帮扶措施是否满意,李怀斌脱口而出的“不满意”及之后的牢骚和怨言,让督查组吃了一惊。赵广云旋即给李怀斌留下联系方式,约他面谈。
6月的一天,赵广云在接待了如约来访的李怀斌后,总算弄清了李怀斌的不满:作为贫困户的李怀斌,想在县城申请一套移民保障房,但一直没有获批。“李怀斌独身一人,并不符合申请移民保障房的相关政策。镇村干部也多次向其解释,
但他却始终对此心存疑虑。”找到了李怀斌的病根和心结,赵广云拿出相关政策文件,一条一条读给他听。得到了明确答复的李怀斌,离开时虽然也还带着遗憾,却仍爽朗地给出了“党的扶贫政策确实好”的评价。
“问责的最终目的是倒逼问题的解决。”赵广云笑着说,“今后,还将继续认真履行好纪检监察主责主业,同时积极主动地承担并做好与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副业’,绝不辜负群众的信任。”
栏目编辑:马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