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进力量 以有力监督服务保障“两个革命”
打印

“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坚强保障。”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句评价,是对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尽责的充分肯定。

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运用百年历史经验,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强有力服务保障“两个革命”,又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强化理论武装 坚定正确方向

伟大斗争,需要伟大的思想领航定向;伟大工程,需要科学的理论擘画蓝图。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届中央纪委常委会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的重大政治任务。2017年10月29日,十九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就明确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4年多来,中央纪委常委会始终发挥领学作用,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主动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1年,中央纪委常委会站位建党百年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先后6次开展集体学习,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专题读书班,带领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持续学、跟进学,深刻领悟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

——学出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勇毅执着。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有力部署,中央纪委常委会找准定位,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伟大的自我革命中担当作为。

从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号召纪检监察机关“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努力夺取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到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绝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从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定力正风肃纪反腐”,到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必须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纪检监察机关更加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督促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捍卫党的先进纯洁、保证党的肌体健康。

——学出心怀“国之大者”的敏锐清醒。从护航脱贫攻坚到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到协同守护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以“两个维护”为纲和魂,胸怀“国之大者”,以高质量监督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筑牢纪法长城。

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中央纪委迅速看齐跟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为‘十四五’开好局提供坚强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2021年1月,会同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8月中旬,面对国内聚集性疫情多点发生、局部暴发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印发通知要求强化监督推动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国之大者”在哪里,精准有力的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学出守护人民至上的使命担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促进党中央惠民富民、共同富裕政策等贯彻落实,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守护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翻开2021年的日历,有些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他们中,有“最看不得基层微腐败”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诚,有扭住涉黑涉恶“保护伞”不放的海南省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三处处长郑家宁,有为了早点把违规收取的费用退给贫困户而通宵查账的湖南省常宁市纪委监委四级主任科员张小华……他们用生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

——学到“三不”一体推进的科学方法。党的十九大以来,“三不”一体推进理念不断丰富完善,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

从“深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再到“‘三不’一体推进综合效应充分显现”,十九届中央纪委忠诚践行方针方略,推动取得“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2021年9月20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让积极探索“三不”贯通融合的有效载体、实践途径成为法定任务,引领更好发挥标本兼治综合效应。

思想引领方向,使命激发担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保证了纪检监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image.png

党的十九大以来,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深化,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图为北京某市场新年的红火景象。

传承红色基因 运用百年经验

党的百年征程,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蕴含着宝贵经验。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纪检监察机关的艰辛探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历程,总结建党百年来纪检监察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十九届中央纪委不断坚定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的初心使命。

2021年2月24日,中央纪委常委会举行集体学习,明确要求研究党的历史,把握历史规律,汲取智慧力量。5月28日,赵乐际同志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时强调,深入总结协助党委加强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更好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不忘来路,方能勇毅前行。从记录“两江红旗、百色风雷”的百色起义纪念园,到铭刻“八天八夜、鏖战古城”的济南战役纪念馆,从被誉为“最有力量的支部”的中共长春支部纪念馆,到“红旗漫卷西风”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同志带头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纪检监察干部贯通理解把握纪检监察机关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担负的责任使命,深刻认识自身在推进自我革命、守护党的初心使命中发挥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以历史观照现实,纪检监察机关从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使命,将其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要求。

2021年6月16日,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开放《紧急时期的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首届中央监委有关内容备受关注。“最重要的是使中央成为强有力的中央”,党的五大报告表明,设立监察机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需要。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担负“两个维护”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紧盯“七个有之”等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突出问题,坚决清除搞伪忠诚的两面派、两面人,消除了党和国家严重政治隐患,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以历史观照现实,纪检监察机关无论机构名称、领导体制等如何调整变化,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障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的政治责任从未改变。

2021年5月4日,上海市静安区纪委监委干部来到“首部党章诞生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党章历程厅中陈列了几十种各个时期的党章,其中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提出纪委的三项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现在,我们党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特别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以历史观照现实,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正风肃纪反腐、同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人和事不懈斗争。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内,我们党第一部惩治贪污腐化分子的文件《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依然穿越时空警醒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顽强的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坚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决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以历史观照现实,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监督专责机关,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变革和经济社会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改进、改革。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认真总结党的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机制发展历程:从苏维埃时期的党内监察机构,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的监察委员会,再到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纪律检查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因时因势而变。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纪检监察机关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推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在治理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关头,从光荣历史中贯通理解重要责任和宝贵经验,纪检监察机关更加自觉地在服务保障“两个革命”中找准定位、担当作为,助力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坚持稳中求进 提升治理效能

2021年1月至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四风”问题9.1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3.1万人;1月至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并纠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力问题24.7万个;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7万件、处分41.4万人……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主线,引领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开创新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2021年10月21日,中央纪委常委会举行集体学习,集中交流2021年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重点课题调研成果。4年多来,中央纪委常委会以上率下,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不断以科学思路理念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一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一体推进“三项改革”、一体推进追逃防逃追赃工作、巡视巡察一体推进……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常委会坚持系统观念,落实方针方略,成效有目共睹。

治理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保持惩治高压的基础上,2021年7月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会同有关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加大查处行贿的力度,稳步推进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建设,进一步压缩腐败滋生空间。与此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提升以案促改效能,把查办案件和以案促改作为着力点,推动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以“稳”来坚持和巩固,做到尺度不松、力度不减;以“进”来发展和提高,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上寻求突破。从要求切实加强政治监督,到明确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大局的定位愈加清晰、措施愈加精准;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到一体推进“三项改革”,再到推动“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协调衔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日益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越深入,就越要有一份静气、有一种执着,越要深刻认识并贯彻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宽有宽的道理、严有严的标准,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在执纪执法中做到实事求是,实现了纪法有力度、情理有温度,震慑力和感召力进一步释放。仅在2021年,就有蒙永山、刘川生等中管干部主动投案,各个层级也不断有涉嫌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主动投案,充分彰显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综合效果。

——坚持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2021年以来,一系列规范纪检监察工作组织制度、运作方式和工作程序的法律法规,有力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为锻造“铁军”立下规矩、定好章程。

高质量发展是具体的、实践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坚持一体推进“三不”,不断强化政治监督,抓好审查办案,持续纠治“四风”,深化政治巡视,加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持续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站稳人民立场 厚植执政基础

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十九届中央纪委常委会坚持“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脚沾泥土,方能心中有数。深刻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重要论断,一年来,中央纪委领导同志深入基层,到群众身边倾听意见建议。

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露美村的田间地头,认真听取对干部作风的意见建议;在山东寿光市于家尧河村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在吉林延边州延吉市太兴村,面对面听取基层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呼和温都尔嘎查,详细询问牧民草场、养殖、看病、养老、取暖等情况;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调研基层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情况……

广泛倾听群众呼声,才能精准有效破解“急难愁盼”。除了深入基层,还有开门纳谏。2021年4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开通“我为群众办实事•纪委请您来出题”专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对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意见建议,并组建工作专班综合研判分析,找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监督推动解决。截至2021年底,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6万余条,督转典型问题线索和群众诉求4482件。

让群众满意是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表现是对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敏锐把握并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风清气正,党和人民血肉联系才会更加紧密。2021年4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通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副区长张学斌,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栾作刚等人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以及中国银行中银保险苏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温咏违规公款送礼等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准确把握作风建设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特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紧盯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餐饮浪费等,深挖改头换面、转入地下的隐形变异问题;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焦“包装式”落实、“一刀切式”落实等,查处对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问题。

——脱贫摘帽后,群众更关心如何让日子更红火、不返贫。2021年4月中旬,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专项监督,督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纪检监察机关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压实有效解决老问题、有力遏制新问题的各方责任。同时,大力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安全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2021年6月,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实施意见,部署常态化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11月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通报六起“沙霸”“矿霸”背后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一部署、一通报,反映出纪检监察机关言出必行、言出纪随,坚决惩处涉黑涉恶“保护伞”,做到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

一次次监督、一个个查处、一项项整治,有力保障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等政策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使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沿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指明的前进方向,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保证。


上一条:学习党史明初心 践行使命开新局
下一条:善于在总结历史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人民观点)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