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12日在河南南阳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先后在多个场合就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形成了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把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联,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明确中医药时代定位,笃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中医药学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和现实作用,坚定了我们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中医药学自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问世而建立理论体系,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与实践,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维护人民健康、防病治病的中坚力量。例如,中医药学基于中国古代“天人相应”“天人合一”“阴阳和合”的理念,以整体观念统一认识人体身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辨证论治的理念对病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疾病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致中和”为目标来实现身心的动态良性健康。融知识、智慧、实践、能力于一体的中医药经验,始终指导并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药工作者。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得到启发,发现青蒿素,其与团队研制的抗击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医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实践成果,激发了中医药工作者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信念,增强了中国人坚定民族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和信心。
以中医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中医药独具非凡的医疗卫生价值与作用。除了针对个体的医学行为,中医药在群体防病治病中也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工作者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办法,在改善疾病初期症状、减少轻症向重症转变、缩短病程提高救治质量、帮助患者康复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陕西推动中医药积极介入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自主研制的“清瘟护肺颗粒”“益肺解毒颗粒”等防治新冠肺炎中药制剂,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有关数据表明,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9个国家建立了中医中心和7所中医孔子学院。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医药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选择比例达到50%。中医药是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亮丽名片,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中写道:“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医药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顺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低调务实、埋头苦干,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作出中医药特有的贡献。
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源远流长。如何才能更好发展中医药事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确定了中医药事业守正和创新的发展原则,为中医药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中医药的历史和现状,明悟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挖掘中医药的属性、特点及规律,立足实际,结合实践,利用好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进一步融合新知、深入研究、切实应用,做好中医药的活态传承。2021年9月17日陕西出台《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是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守正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一项具体安排。《措施》从8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举措有力,责任明确,彰显了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心和意志。《措施》把“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作为制度措施单列,放在人才和创新之后,是中医药制度建设的一大提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指示要求。《措施》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开发50个左右源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药专家名方的院内制剂,体现了传承创新发展要源于古籍古方,又要超越古籍古方的精髓要义。因此,我们坚信中医药事业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身为中医药工作者,必须乘势而上、有所作为,自觉扛起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历史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过硬的作风,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加快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再立新功。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