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忆马援
打印

伏波将军马援雕像。(杨陵区纪委监委供图)

提及端午,总绕不开屈原。鲜有人知道,这一天与一位陕西乡党、东汉开国名将马援也有奇妙的关联。

据说,马援有次率兵出征时,正值农历五月初五,敌军忙着过节,毫无防备,马援大获全胜。直到今天,湖南、广西一带仍保留着端午纪念马援的风俗,以此追忆和缅怀他的果敢和英勇。

马援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可以说,他完全具备了一部战争大片的男主角所应具备的要素:不屈意志、赫赫战功、高风亮节的品行……最终,他病死沙场,实现了自己马革裹尸的夙愿。

是怎样的成长经历磨炼出战神马援?他戎马一生的精神支撑究竟是什么?他的道德风尚又是如何影响整个马氏家族的?

千古勋名谁得似

一梦倾心马伏波

距今五百多年前的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十四岁的王阳明做了一个足以影响他一生的梦。梦中,他来到位于今广西横州乌蛮滩的伏波庙,拜谒了供奉在这里的伏波将军马援,并吟出“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的诗句。

我们无法解释,这场穿越时空的梦境是否受到冥冥之中的某种感召?但可以肯定的是,年轻的王阳明对马援一梦倾心,并决定以马援为楷模,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马援,出自人才辈出的关中马氏家族。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因赵奢被封为“马服君”,他的子孙便以“马”为姓了。

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员猛将,战功赫赫。马援的三个哥哥马况、马余、马员也都担任过高官。《后汉书》中称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马援的青年时期几乎是在甘肃庆阳一带度过的,他因私自释放了一名被判以重刑的犯人,无奈逃往这里牧马放羊。

游牧生活迁徙不定,但马援的胸中之志并未改变。他常常对友人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许多年之后,大唐天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千古名句——这既是对马援的心灵呼应,也是他的人生宣言。

两汉四百余年,精神强健,以英雄为荣,以爱国为荣。马援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大丈夫”三个字的精神内涵,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争当英雄、自觉为国效力的精神风范,奠定了此后马氏家族的风貌。

诫侄一书垂千古

恭默守静有文章

马援一生有两件大事被载入史册:一是他骁勇善战、病死沙场,展现了身为武将“马革裹尸”的英勇气概;二是他的一篇《诫兄子严敦书》,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厚重之力,也为我们感悟马援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脉搏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原始档案。

出征交趾时,马援听闻两个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好议论是非,而且与侠士来往,就写了一封家书寄给他们。书中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为什么不要随便评价别人的善恶?马援在信中用龙伯高、杜季良二人的故事作对比,大致意思是:龙伯高对人敦行厚道,处事周密谨慎,从来不胡说八道,立身恭顺,自己知所约束,生活节制而俭朴,清廉公正有威严,我非常喜欢他,敬重他,希望你们能以他为榜样;杜季良豪情侠骨,急公好义,为别人的忧患而忧愁,因别人的高兴之事而快乐,无论是好人或坏人,他都交往做朋友,当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好多人都来吊丧,这个人我也很喜欢、很敬重,但是并不希望你们学他的样子。

为什么要选择性地学习呢?马援认为,学龙伯高这种修养,纵然学不到和他一样,也错不到哪里去。而学杜季良就不同了,因为学杜季良的作风,要具备许多条件:要有财富,要有武功,或者勉强可以学他。但更重要的是,要恰到好处,把握得住,不偏倚,否则难免会沦为轻薄之人,“画虎不成反类犬”。

恭默守静、正心诚意、谨慎择友,这三个关键词同时强调自我人格的提升,是对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最精辟的概括,与儒家传统理论一脉相承。与其说,这封家书是马援对两个侄子苦口婆心的教诲,不如说这是他留给后人最珍贵的政治智慧、修身标准、为人处世之道。

历史是鲜活生动的美妙乐曲,亲情是其中亘古不变的温暖旋律,它在一封封家书中完美地融合交响,悠远绵长。马援的这封家书不是用华丽辞藻堆砌而成的空泛文章,而是他留给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殷殷深情,字里行间的人伦亲情、道德学问历经千余年依然温暖如初。

笔底伏波三千丈

胸中藏甲百万兵

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马援的性格,那就是——血性。

王莽新朝末年,群雄并起,马援最早依附陇右割据势力隗嚣。在作为使者的两次出使中,他分别见到了公孙述与刘秀。前者是他的老乡,当时已在蜀国称帝,接见马援时大讲排场,前呼后拥,而后者接见马援的场面却很简单。

“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不久后,马援归附刘秀。在东汉初年的统一战争中,马援为刘秀制定作战对策,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他用米做成军事地形图,这也是“军事沙盘”最早的雏形。此后,他又相继领兵出征,平定了交趾、匈奴、乌桓等叛乱,被授予“伏波将军”。凡他经过的地方,都会组织当地群众完善城防设施、兴修水利。

最后一次出征时,马援已经六十三岁了。

出征前,汉光武帝刘秀念其年老,不同意马援的请战。但马援一再请求,“臣尚能披甲上马。”

刘秀让他上马一试,见其威风不减当年,笑道:“老将军真是精神矍铄!”哪知这次出兵很不顺利。因天气太热,加之水土不服,不少士兵都生病了,军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马援也最终病死军中,践行了自己“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豪迈人生誓言。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马援的这封家书后来为杜季良的仇家所得,险些给整个马氏家族带来无妄之灾。幸好,天道公平,人道公平,历史终于还马援以清白、公道。汉章帝时,马援得以平反,追谥“忠成”。到唐德宗时,马援位列“武庙六十四将”之一。

马援在《诫兄子严敦书》中表达出的正道直行的品格、为国立功的志向、廉洁自律的作风、爱国忧思的情怀,影响了一代代马氏后裔,也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记忆。

位于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的马援祠。(杨陵区纪委监委供图)

沉志青云老益壮

裹革边野慨而慷

对于马援的故乡,历来有颇多争议。有人认为马援的墓在陕西省扶风县境内,应是扶风人;也有学者考证出马援的出生地在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这里至今保存着清代马援祠遗址。每年春节等传统节日,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氏后裔都会齐聚在此举行祭祖仪式,重温族规祖训。2020年,杨陵区纪委监委联合多家单位依托马援祠,建起了马氏家风家训馆,旨在以马援的勤廉思想和马氏家风家训感召后人。

事实上,扶风也好,杨陵也罢,都处于渭河平原,更重要的是都位于关中大地的版图上。这片土地对马援的性格养成,至关重要。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八百里秦川宏阔雄浑的气魄和人文荟萃的精神滋养,马援还能否有这种充沛的生命力。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马援六十三岁时毅然披甲上阵的壮举,实际上早已埋下伏笔。

马援虽死,他的精神却依然鲜活!

梦到马援四十多年后,已是人生暮年的王阳明在乘船经过乌蛮滩时,从船夫那儿偶然得知这里建有伏波庙,当即停船上岸,拜谒了伏波将军祠,并写下“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

曾国藩在谈及马援时说:“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规模宏远,而其训诫子弟,恒有恭谨敛退之象。”

孙中山对马援同样推崇备至。在写给蔡锷的挽联中,他用“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抒发对英雄的赞赏。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如今,我们纪念马援,当继承他的精神,学习他的品行,尊崇他的千古之志。


上一条:两京十二部 独有一王恕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