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密是一项复杂而严肃的工作,精准定密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定密责任。保密法律法规对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指定的定密责任人、承办人以及定密专家组的职能作用都分别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定密工作实施中,各责任人员应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具体抓好落实。科研单位保密组织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定密工作责任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责任制落实,尤其对不负责任的错定、乱定、漏定、不定等行为应严肃问责。
第二,对照保密要点制定细目。《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定密管理办法》对科学技术秘密的保密要点进行了明确,这是精准定密的基础和依据,应当认真参照执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某一具体事项如何对照保密要点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有时很难判断和把握,不能简单“对号入座”。科研单位应当对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保密要点,全面梳理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涉密事项,制定《定密细目》,为精准定密提供直接依据。而且要坚持定密工作动态化原则,《定密细目》要随科研工作的变化和拓展及时进行调整完善。
第三,严格审核把关。定密本身就应是一个层层审核的过程。无论哪一层审核,都应以有没有定密依据、是否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这一核心要素作为标尺衡量。实施中,承办人必须把好初始关,检查自己提出的初始定密意见是否严格对应《定密细目》,定密事项是否符合国家秘密核心要素要求。定密责任人审核定密依据是否翔实、理由是否充分。根据实际定密工作需要,机关、单位还可以聘请专家组提供定密咨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