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祸 莫过于贪
打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蝜蝂传》中描述了蝜蝂的两大特点:一是“善负”,“行遇物,辄持取”,结果越背越重;二是“好上高”,用尽力气也不停止,以致“坠地死”。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既贪财物之多,又贪权位之高。对此,柳宗元感叹道:“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将一些贪官贪财、贪权,“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千载而下,警示犹在!贪婪之徒的确与蝜蝂无异。刘基在《郁离子》里讲了一个嗜酒者的故事:玄石好酒,“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方知“酒可以丧人也”,便决心戒酒。然而不到一个月,酒瘾难忍,于是“始而三爵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欲死矣”。文末得出结论:“故猫不能无食鱼,鸡不能无食虫,犬不能无食臭,性之所耽,不能绝也。”实际上贪官也同嗜酒之人一样,因为改不了贪婪的本性,最终因贪而亡,就像一只不停吸血的蚊子,直到将自己撑死。

天下之祸,莫过于贪。汉文帝刘恒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让大家到国库里去搬绢,能搬多少就赏多少。孰料,竟有几个大臣因为搬得过多,不堪重负,摔成了骨折。最终,这几人因贪婪而无自制,被弃用。贪欲是打开堕落之门的钥匙,是一切祸患的根源。看看古今那些贪官,哪个不是因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而走向腐败堕落?哪个不是为权钱所惑,任由贪欲作怪,而最终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人之为人,在欲望面前更应有理性、懂节制。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欲而不贪”。巴尔扎克说:“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这些都表明,如果对欲望不加节制,就会使其变成贪欲、贪婪。所以,唯有以理智驾驭欲望、战胜贪欲,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战胜贪欲,要有知足之心。古语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再多的房子、再多的钱财,都是过眼烟云,唯有知足者,方可常乐。而戒贪抑欲,更要善于做“减法”。柳宗元在《哀溺文》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最善游泳的人,在河水暴涨、船被打翻时,同伴们都逃生到了岸上,他却因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十分疲困。同伴们在岸上劝他,自己都快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可此人还是不愿意扔掉钱财,最终溺死。金钱、权力等身外之物,你看得它越重,它害你越深。只有淡泊名利、保持廉洁,才能不失其志、不丧其节。

“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贪欲对一个人来说,是最危险的东西。党员干部要知足常乐,善遏欲望,做到谈钱不乱心、赚钱不越轨,不被世俗所吞没,不被贪欲所击倒。须知“贪”字近“贫”,“婪”字近“焚”,切莫因放纵贪欲之火,毁灭美好人生。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