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里人走出大山,走向富裕”
打印

旬阳市王院村鸟瞰图。张昌林 摄

30多年来,陕西省旬阳市棕溪镇王院村人习惯了有陈分新的日子,陈分新也习惯了和父老乡亲们在一起。在他的带领下,王院村成为“全国文明村”,他自己也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我永远忘不了王院村从前‘与世隔绝’的苦日子。组织和群众信任我,让我当书记,我就要让村里人走出大山,走向富裕。”王院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说。

“当年参军入伍,全村只有我一个人,男女老少敲锣打鼓欢送。那个时候没有公路,都是小山路,大家一直把我送到山下的路口。”这一幕深深铭刻在陈分新的脑海里。自那时起,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回报王院村的父老乡亲,成了他心中的夙愿。

1980年,18岁的陈分新应征入伍,当兵4年后从部队转业回乡担任村干部,1992年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们选他的目的就一个,希望这位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能带领大家富起来。

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面对“治安靠狗、出行靠走”的村情,面对妻子高位截肢、行动不便的家庭状况,陈分新也曾犹豫过。但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在组织的信任、村民的期盼中,陈分新最终决定接过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办好王院的事,是我的责任。”

“干吧,先修路”

30多年前,王院村没有路。

“山区,连一条正经路都没有,人走的都是羊肠小道。”当年,王院村村民去镇上卖猪,要绑上滑竿8个人换着抬,村里人自嘲说:“人走山路猪坐轿,人在流汗猪在笑。不是肥猪想坐轿,只怪山上没有道。”

村里不仅没有出行公路,还没有电,村民们照明依靠煤油灯,甚至连孩子们读书的教室都简陋不堪,一遇暴雨,屋舍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干吧,先修路。”陈分新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修路。没有钱,他就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捐款,然后一趟趟地跑交通部门争取立项,去信用社贷款;修路需要占地,有的村民不乐意,他就和其他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需要劳动力,他就发动王院村全体村民齐上阵,一起开山劈石,一起手提肩扛,一起出力流汗。

提起第一次修路的事,陈分新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干劲十足的岁月:“农忙种地、农闲修路,天天都有200多人奋战在工地,钢钎子、八磅锤就是我们的工具,一条路10公里,整整修了5年。”

在修路的同时,他还带领村民靠抬、搬、拉的原始方式,硬是让王院村在1994年通了电,1998年通了水。

陈分新说:“改变王院村的贫穷面貌,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他带头组建了“群英会”,邀请村民共同管理村级事务,形成合力。10余年间,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项工程,陈分新凭借着军人的果敢和硬气,紧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全面实施了民居改善工程。

为了让穷山沟改头换面,王院村人用最原始的工具开启了改变命运最艰巨的战斗,为王院村的今人和后人开山辟地创造幸福。

没有机械、没有外援,有的只是山里人最原始的生命力和与命运抗争的倔强、勇气。全村人之所以能够万众一心、不畏艰难,是因为他们相信在陈分新的带领下可以过上好日子。

陈分新组织村民修通了村组院落公路41公里,架设输电线路40余公里,铺设饮水管道4条;新建卫星电视地面转播站和 2 所村级小学;开通程控电话,最终打开了封闭的“山门”。

2018年,陈分新又带领村“两委”多方争取项目,将村里原来的5公里主干道升级建设为6米宽的柏油路,为群众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王院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通往王院村的路,弯弯曲曲,路旁的一个个电线杆笔直地竖立着,绵延25公里,不禁让人想起20多年前陈分新带领村民一锤一锤凿开山路的场景。

“群众的腰包真正鼓起来了”

基础设施建设跟上了,紧接着就是如何进行管理了。

王院村是个移民村,全村301户1015人有24个姓氏。“主要是从湖北、广西、广东、山西移民过来的。刚来的时候,各有各的风俗习惯,村民们相互磨合,和村干部也在磨合。”陈分新说。

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建起了60多平方米的家风家训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家的族谱都没有了。我们就引导他们重新制定、整理、收集,前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得让子孙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在王院村村史馆里,有一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上联是“十年磨一剑为村民谋幸福”,下联是“一心接一客迎小康到王院”,横批是“我们的好书记”。在陈分新心里,“我们的好书记”这6个字分量很重。

从修路到通电到产业致富,再到建设文明新村,陈分新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不断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奔走操劳。

“分新,路通了多年了,但大家还想把路通到各家各户门口。”听到村民心声的陈分新二话没说,努力争取到项目资金80万元,硬是把路修到村里各家门口。

“陈书记,电通了,咱这山顶上啥时候也能用电脑上网?”面对村里“80后”村民的询问,陈分新当场就承诺,最终实现全村电视电话网络全覆盖。

“新娃子,水通了,可是我腿脚不便,要是能把水接到锅台边就好了。”面对村民的用水期盼,陈分新又带领大家搞起了安全饮水。现在,王院村人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太阳能、洗衣机、电磁炉。

该有的,王院村都有了,陈分新又开始琢磨起如何致富的事。

王院村地势平坦、土质肥厚、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烤烟。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院村种植烤烟一直没有中断过,产值年年为全镇之首。

但受劳务经济、劳动成本影响,一些村民对烤烟生产摇摆不定、想要放弃。为了稳定烤烟生产、消除群众疑虑,陈分新决定先争取烤烟生产扶持,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2011年,他多次和烟草部门对接,争取到智能烤炉75座,解决了81户村民烤烟烘烤困难问题;又争取水利部门扶持,改良3组低产田50亩,如今已成全村的示范田。

“王院村的年人均纯收入从20年前的400元提高到如今的1.4万元,翻了30多倍。看到群众的腰包真正鼓起来了,我比谁都高兴。”陈分新说。

目前,王院村初步形成了烟草、黄花、拐枣、油用牡丹、畜牧养殖五大产业发展格局,全面实施了民居改善工程,完成了280户房屋改善,网络覆盖率达100%,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今的王院村,看不到赌博、迷信活动,也听不到争吵谩骂声。该村连续10多年保持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无村”称号。

“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我从北京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父老乡亲以及更多的人分享。”陈分新马不停蹄奔赴各地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到学校、入企业、进机关、赴军营、去医院……41天里,共宣讲52场,听众达1万多人。

30多年间,陈分新先后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党的十九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6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每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和心血。

记者了解到,陈分新个人或领衔与其他人大代表一起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69件,包括附议有130多件;他担任党代表提出意见建议6件。

这些议案、建议涉及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举法修改、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补偿、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彰显了陈分新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情怀。

“把群众心声送到北京、把中央精神带回来,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陈分新把自己视为连通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陈分新先后5次提出关于建立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国家已将水源区相关市县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累计转移支付数百亿元。

无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还是当选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不管职务高低、荣誉大小,陈分新从不炫耀,他依然还是那个一脸黝黑、满身汗水,骑着摩托在山中看望村民、查看生产的村党支部书记。

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陈分新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提出“支部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民风好”总体目标,扎实做好“基础设施、产业转型、民居改善”三篇文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陈分新主导下,王院村以产业振兴谋发展、人才振兴强基础、文化振兴展底蕴、生态振兴固根本、组织振兴强保障,率先建起“乡村振兴学堂”,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地,入选陕西省乡村振兴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名单。村子的“颜值”“内涵”大幅提升,广大村民在乡村善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谈到王院村未来的发展和规划,陈分新眼中透露着光芒,“陕南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今后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围绕生态宜居这一总体要求,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从青丝到白发,陈分新在变,但他身上有种精神一直没变,那就是对党忠诚、对群众担当。“人都是会老的,总有干不动的一天,假如我无能为力的时候,王院村持续变好这条道还得继续走下去。”陈分新道出了对未来的期盼。



下一条:秦岭深处“廉花”开——记2022年度陕西“最美清廉家庭”房晓亮家庭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